Java类加载过程(2)

本文深入解析Java中的ClassLoader机制,包括其基本职责、相关方法及双亲委托机制,并探讨自定义类加载器的实现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java.class.ClassLoader
作用:
java.lang.ClassLoader类的基本职责就是根据一个指定的类的名称,找到或者生成对应的字节码代码,然后从这些字节代码中定义出一个Java类,即java.lang.Class类的一个实例
ClassLoader还负责加载Java应用所需的资源,如图像文件和配置文件等
相关方法:
getParent() 返回该类加载器的父加载器
loadClass(String name) 加载名为name的类,返回的结果时java.lang.Class类的实例
findClass(String name) 查找名为name的类,返回的结果是java.lang.Class类的实例
findLoadedClass(String name) 查找名称为name的已经被加载过的类,返回的记过是java.lang.Class类的实例
defineClass(String name,byte[] b,int off,int len) 把字节数组b中的内容转换成Java类,返回记过为java.lang.Class类的实例,这个方法被声明为final的。
resolveClass(Class<?>c)链接指定的Java类


类加载器的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
交给其他加载器来加载指定的类


双亲委托机制:
就是某个特定的类加载器在接到加载类的请求时,首先将加载任务委托给父类加载器,依次追溯,直到最高的父辈,如果父类加载器可以完成类加载任务,就成功返回;只有父类加载器无法完成此加载任务时,才自己去加载
双亲委托机制是为了保证Java核心库的类型安全(这种机制就保证不会出现用户自己能定义java.lang.Object类的情况)
类加载器除了用于加载类,也是安全的最基本的屏障


双亲委托机制是代理模式的一种
并不是所有的类加载器都采用双亲委托机制
tomcat服务器类加载器也使用代理模式,所不同的是它首先尝试去加载某个类,如果找不到再代理给父类加载器,这与一般类加载器的顺序是相反的。


自定义类加载器的流程:
继承:java.land.ClassLoader
首先检查请求的类型是否已经被这个类加载器装载到命名空间中了,如果已经加载,直接返回;
委托类加载请求给父类加载器,如果父类加载器能够完成,则返回父类加载器加载的Class实例;
调用本类加载器的findClass()方法,试图获取对应的字节码,如果获取得到,则调用defineClass()导入类型到方法去;如果获取不到对应的字节码获取其他原因失败,则返回异常给loadClass(),loadClass()转抛异常,终止加载过程
注意:被两个类加载器加载的同一个,JVM认为是不同的类
文件类加载器
网络类加载器
加密解密类加载器(取反操作,DES对称加密解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