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一颗光明心——《王阳明大传》的读后感作文4100字:
偶然听到一个关于王阳明的讲座,简直让我入了迷。多年前接触到阳明,是在思想史中读到的对阳明心学的介绍,晦涩难懂的学术词汇,让我失去了了解他的兴趣。不想,一个偶然听到的系列讲座,将阳明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我才知道了阳明的传奇人生。阳明一生起起落落,可是无论逆境、绝境,从不曾看到他颓废、消沉,他永远是积极的、乐观的、进取的,用其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的终点,他想回家而不得,病卧小舟,弟子询问遗言,阳明道“我心光明,亦复何言”,溘然而逝。阳明怀揣一颗光明心无憾而去,生命宏大而充盈,令人向往。
讲座已不能满足我对阳明的好奇,遂去找了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来读,希望探寻那颗光明心是如何炼成的。这是部八百万字的巨著,详细解读了阳明的生平和学术思想,勾勒出阳明的多个鲜明特点。
天才少年
小阳明一直到五岁多才开口说话,一张口就是背诵祖父读过的文章。幼时痴迷象棋,被父亲发怒将棋子扔进河里,小阳明为此还赋诗一首:“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起休。”童趣盎然。阳明十一岁时,随祖父与友人在江苏镇江金山寺赏月,随口作诗:“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前两句诗中有画,后两句意境悠远。众人不相信小阳明诗才如此,要求命题作诗,题目为“蔽月山房”,小阳明即刻诵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首诗更是有若站在太空般的视角,视野和想象力无比开阔。
阳明的天赋毋庸置疑,我想他的家学渊源功不可没。
阳明祖上是山东琅琊王家,王羲之时迁到浙江。王家作为士族大姓,高官名士辈出。到阳明的祖父王伦时,早年丧父,家中贫寒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