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
1.1 网络是什么
网络:计算机或网络设备通过有线缆或无形的媒介,连接起来,按照规则进行通信。
1.2 网络的分类
覆盖范围分类
局域网:小范围网络;校园、企业网
城域网:撑时范围网络;
广域网:全国、全球网络;Internet
1.3 数据通信方式
单播:一对一,私聊
组播:一对多,群聊
广播:一对所有
OSI 模型
2.1 七层模型型概念
互联网本质是一系列的网络协议,这个协议叫OSI协议,按照功能分为七层。实际这七层并不存在,只是人为划分。区分的目的是让你明白哪一层的作用。
2.2 分层目的:
(1)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制定统一标准硬件、软件、协议标准
每层独立,只对上一层负责
2.3 数据封包、数据拆包
封包过程:
A的7层,省略表示层、会话层
应用层: 真实数据
传输层: 协议/端口号+真实数据 数据段 防火墙
网络层: ip头部+协议/端口+真实数据 数据包 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mac头部+ip头部+协议 /端口号+真实数据+校验位 数据帧 交换机
物理层: 转化成电流传出去
拆包过程:
B的7层,省略表示层、会话层
物理层: 把A的电流转换成数据帧
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ip地址+协议/端口号+真实数据+校验位
网络层: ip地址+协议/端口号+真实数据
传输层: 协议/端口号+真实数据
应用层 : 真实数据
TCP/IP模型
OSl参考模型划分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 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参考模型最多划分了5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 应用层,将OSI参考模型中的高三层合并为一层统称应用层。在层次结构上,两者都采用了分层体系结 构,但是TCP/IP参考模型比OSI参考模型更简化。
TCP/IP 4层模型(思科) TCP/IP 5层模型(华为)
3.1 TCP/IP 协议族的组成
①应用层: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tcp/80 例:淘宝 jd
ftp: 文本传输协议 tcp/20 21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udp/69
②传输层:
tcp: 慢 稳定 传数据前会测试 例:电话
udp:快 不稳定 直接传数据没有测试 例:微信、直播
③网络层:
arp: 将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
icmp:ping检测主机双向连通性
3.2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概念区别和联系
①单工:
数据传输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同一时间只有一方能接受或发送信息。例:电视,广播。
②半双工:
数据传输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只可以有一方接受或发送信息,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例:对讲机
③全双工:
数据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它要 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在同一时间可以同时接受和发送信息,实现双 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