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装睡的码农都是火鸡,每一个明天都是复活节

火鸡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记者去农场采访在那里生活的火鸡们。记者问它们:“你们在这里生活,感觉怎么样?”

火鸡们兴高采烈地回答:“这里生活太幸福了,我们不愁吃喝,每天都被侍候得可舒服啦。”

记者问:“那你们觉得生活会一直这么幸福下去吗?”

火鸡答:“那是当然的,这还有疑问吗?”

记者说:“可你知道吗,明天就是复活节了。”

我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都沉思不语。

自2018年离开北京之后,时隔两年又因为一个CDN项目,回到了这里。这两年中在济南工作了一年,回珠海一年则是放下工作,陪伴家人度过。

北京的冬天比往年要晴朗了不少,找了个晚上跟一帮老伙计们约起。大家凑到一起,就会问起我为什么当初会选择离开工作了十三年的北京,而举家迁往了珠海。

我笑称原因很简单,就是混不下去了呗。大家自然是一笑,我也知道他们想听的不是这个。我便也收敛起笑脸,坦诚地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想。

于是我就先讲了这个火鸡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我在《反脆弱》这本书中看到的,它给了我极大的启示,这本书也让我放下了心灵上的负担,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转变思维

过了一会儿,有个兄弟说道:“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而且我们过得也并不幸福。互联网技术人,尤其是程序员这个职业的,过了35岁要是丢了工作就很难在这个环境里生存了。我自己过得其实是挺焦虑的。”

这个兄弟说完,其他人也不住地点头,有人接着说:“你勇敢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都很佩服你。而且你现在也是为自己做事,可说心里话,我想这样可也做不到啊。”

我听了也不住地点头,说:“我离开北京之前的想法和你们其实是一样的。我也曾焦虑了很久,总想着要是没有打工的收入,那生活就难以为继了。”

“可是后来,我也意识到打工这种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内心很痛苦,面对家人又要表现得风平浪静。终于有一天,我跟夫人倾诉了我的苦恼。没想到她非常理解体谅我,说北京压力这么大,为什么不换一个地方生活呢?”

“这真的是在我脑海里忽然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于是联系亲人,过年的时候去珠海玩了一个月,就决定迁居到那边去了。当想法改变的时候,好运气似乎也不断到来。发现其实不打工并没那么可怕,只要安排好,家里的生活并不会有影响。”

“我坚定了做自由职业的心,也不再焦虑了。家附近有一座珠海市最大的图书馆,平常我就去那里看书、写文章,因为这是我的个人爱好。有意思的是,朋友们看到我的文章,知道我做自由职业,反而来找我聊技术聊合作的机会多了。”

“聊的多了,碰撞出不少火花,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想法。遇到时机合适,就可以出来做一些事情了。我现在也坚定了一点,就是要做有长远价值的事情。而不是把时间用来做某一件事,老板给钱,这个时间的价值就结束了。我希望的是有想法大家可以提,有资源可以共享,一起能够为自己做些事情吧。”

我这番长篇大论说完,兄弟们笑着举杯相碰。杯里是茶水,中年码农们都很注重养生了。

和兄弟们分别后回来,我脑子里又想了很多问题,于是把一些感想再记下来。就是一些实践方法,如何让自己行动起来。

码农醒来,勇敢前行

火鸡们是真的不知道复活节,所以才会过得那么安逸。而码农们并不是,所以这是一种“装睡”的状态。但显然一直“装睡”下去,那每一个明天都有可能是复活节。

与其以“装睡”来逃避,不如正面这个问题。假如明天就是复活节,那我今天应该做什么?

运动健体

健康是一切生活和工作之本,这个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所以放在了第一条。保持健康要做好两点,一是运动,二是饮食。

很多时候,码农们会强调运动,但不一定管得住嘴。不过这也不是大问题,只要消耗和摄入能保持均衡,吃自己想吃的并不是不可以。当然,长期的烧烤煎炸也是不对的。

最大的问题在于运动,会搞错重点。一般来说,运动的最好时间是在清晨。运动的方式就是有氧运动,只要有心,在房间里也可以完成。

但到深夜的时候,都会看到健身房里有码农们在挥汗如雨。累了一天,还有这样的意志力确实值得敬佩,但这种运动方式就错了。晚上要做的就是为良好的睡眠创造环境,而不是消耗一空之后又吃上一顿。

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也很重要。我对跑步没有什么兴趣,但学会了游泳之后,就很喜欢这项运动。我去游泳不需要靠意志力强迫自己,就是单纯地享受这种乐趣。

陪伴家人

码农们辛苦挣钱,显然不是为了自己一人,而是为了家庭。但不能为了工作,就与家庭隔离了。这么说,没有人会说自己刻意要远离家庭,工作忙起来确实顾不上啊。

对于这点,我不可能让大家都像我一样,放下工作,专心去陪伴家人。但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今天不需要工作,我在家里打算做些什么?”

我想会有很多答案在你脑子里闪过:跟老婆聊聊天,一起去看一场电影;陪孩子去玩,已经答应过他很多回了;一家人开车去郊游……

那么,公司离开自己半天会脱轨失事吗?老板会拿刀架脖子上不让出门吗?如果都不会,那么为什么不马上请半天假,回到家里去做自己想做的那些事呢?

家庭是让自己卸下心灵负担,获得休息与调理的港湾。有了家庭的支持,那么自己也会有勇气去做更多突破的尝试。

跨界学习

码农最不缺的就是学习精神,但往往仅限于工作用到的需要。在我看来,对自己长远有益的,是做那些跨界的学习。

在珠海时,曾有朋友找到我,一个兼职的活儿。要求是有股票交易知识、流利的英语口语交流,再就是技术能力。这个活儿工作量不大,一年有30万报酬。

可惜的是这三个条件里,我会的就是最后一项。这个好事就没落到我头上来,所以说,真的是我们怀才不遇吗?

跨界学习并不要求我们在工作之外的领域,也达到精通的程度,只要正常水准就好。但只要多项能力综合在一起,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跨界,尽量在自己的工作之外开拓,从自己的爱好入手最好。我个人喜爱阅读与写作,于是通过写书评和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结识了不少朋友,得到了一些作者的肯定。

将来会不会因此而带来更多机会,我并不知道,但阅读与写作给自己带来认知与思维的提升,就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

突破舒适区

这对码农们来说,也是一件总想去做,但就是下不了决心的事儿。理由通常都是“等我有时间了,我一定会去做……”

时间怎么都没有,等发现真有时间了,原来是复活节到了。惶恐中又想着,还是赶紧找到一份工作再说吧。

我能理解这种想法,因为我们会在潜意识中,将突破舒适区,想象成“壮士断腕”。至于为什么这么想,就是从心理上给自己一个理由,不去做这件事。

但其实没那么可怕。我最近一年才学会游泳,在此前的三十多年中,如果水淹到胸部位置我想的就是赶紧逃命。学会游泳的契机,是陪女儿一块儿去玩。

看到泳池里那么多孩子自在畅游,我第一次想,这事儿有那么可怕吗?于是有一天我吸了一口气,把整个人沉入水中。当时感觉特别奇妙,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既然没什么好怕的,那就向人请教,一步一步也就学会了。

所以,突破舒适区,并不是要我们去突变,而是渐变。一次往前踏出一步,一小步也行,只要走出去了,就是突破。

创造价值

曾有一位朋友跟我说,他也很羡慕我做出离开北京的决定,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放不下在这里积累下的人脉和资源。其实这也是我以前的顾虑之一。

不过后来,我认真想过“人脉”对我来说,到底是什么。我发现,我们对人脉有一个误解,就是往往会将认识什么人,当成是自己的人脉。

不信,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想着“我认识哪个公司的XX,哪天我干不下去了就跟他混去”,或者“我知道这个事儿谁做过,我找他问去”。

也许你能因此得到一份新工作,或者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但这个人脉是属于对方的,而不是自己的。因为选择权是在对方手中,他愿意帮助你的前提,是你所具备的价值。

如果你水平太次,对方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拒绝你;如果你吝于分享,只是索取,那别人只会说“对不起,我很忙”。所以,当有一天,他人向你求助时,这才是自己的人脉。

提升自己的价值固然重要,如能为他人创造价值,这样得到的人脉才是最有意义的。例如,你掌握了一项技能知识,你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文章或者视频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受益,这远比认识几个人的收获要大得多。

那么,你是否身在北京,这就已经不重要了。

结语

从职场发展来说,35岁左右对每一个码农都是转型期。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只会做手头上那点事情,却希望年年有进步,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到35岁的时候,年龄的红利吃完,必须要面对转型的问题。这就需要之前有足够的积累,转型也会比较顺利。不然,就会面临火鸡在复活节一样的命运了。

以上这些实践方法,在我心中是按重要程度从上往下排序的。当然,在他人心中肯定会有不同的顺序,甚至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不在上述之列。

不过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还在“装睡”的码农们,能认真思考生活、家庭、工作的关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可能未必能赚到多少钱,但起码自己不会悔恨痛苦。

想开了不就那么回事么,既然现实让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还不如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