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术语

本文探讨了JMX作为Java应用程序管理规范的功能,并详细对比了两种流行的ORM技术JDO和Hibernate的不同实现方式及其优缺点,包括它们如何处理持久对象生命周期管理和跨层数据传递。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JMX:

JMX 是 Java Management Extension 的缩写,是 Java 应用程序的管理规范,可以实现应用程序,热插拔、热配置、热管理;

从原理上来说,JMX 只是高级的反射(reflection)库而已,高级的地方:

1、提供了对象的注册和缓存;

2、对注册的对象进行了分析,可以进行方法调用;

3、提供了附加的功能,如:loading,monitor,relation 等服务;

4、提供了统一的管理界面; 

2、POJO、PO:

POJO = pure old java object or 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 or what ever.

PO = persisent object 持久对象

就是说在一些Object/Relation Mapping工具中,能够做到维护数据库表记录的persisent object完全是一个符合Java Bean规范的纯Java对象,没有增加别的属性和方法。全都是这样子的: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etId(long id) {
 this.id = id;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name;
} 
 public long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首先要区别持久对象和POJO。

持久对象实际上必须对应数据库中的entity,所以和POJO有所区别。比如说POJO是由new创建,由GC回收。但是持久对象是insert数据库创建,由数据库delete删除的。基本上持久对象生命周期和数据库密切相关。另外持久对象往往只能存在一个数据库Connection之中,Connnection关闭以后,持久对象就不存在了,而POJO只要不被GC回收,总是存在的。

由于存在诸多差别,因此持久对象PO(Persistent Object)在代码上肯定和POJO不同,起码PO相对于POJO会增加一些用来管理数据库entity状态的属性和方法。而ORM追求的目标就是要PO在使用上尽量和POJO一致,对于程序员来说,他们可以把PO当做POJO来用,而感觉不到PO的存在。

JDO的实现方法是这样的:

1、编写POJO

2、编译POJO

3、使用JDO的一个专门工具,叫做Enhancer,一般是一个命令行程序,手工运行,或者在ant脚本里面运行,对POJO的class文件处理一下,把POJO替换成同名的PO。

4、在运行期运行的实际上是PO,而不是POJO。

该方法有点类似于JSP,JSP也是在编译期被转换成Servlet来运行的,在运行期实际上运行的是Servlet,而不是JSP。

Hibernate的实现方法比较先进:

1、编写POJO

2、编译POJO

3、直接运行,在运行期,由Hibernate的CGLIB动态把POJO转换为PO。

由此可以看出Hibernate是在运行期把POJO的字节码转换为PO的,而JDO是在编译期转换的。一般认为JDO的方式效率会稍高,毕竟是编译期转换嘛。但是Hibernate的作者Gavin King说CGLIB的效率非常之高,运行期的PO的字节码生成速度非常之快,效率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上运行期生成PO的好处非常大,这样对于程序员来说,是无法接触到PO的,PO对他们来说完全透明。可以更加自由的以POJO的概念操纵PO。另外由于是运行期生成PO,所以可以支持增量编译,增量调试。而JDO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在抱怨JDO的编译期Enhancer问题了,而据说JBossDO将采用运行期生成PO字节码,而不采用编译期生成PO字节码。

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不同的JDO产品的Enhancer生成的PO字节码可能会有所不同,可能会影响在JDO产品之间的可移植性,这一点有点类似EJB的可移植性难题。


由这个问题另外引出一个JDO的缺陷。

由于JDO的PO状态管理方式,所以当你在程序里面get/set的时候,实际上不是从PO的实例中取values,而是从JDO State Manager?中取出来,所以一旦PM关闭,PO就不能进行存取了。State Manager?中取出来,所以一旦PM关闭,PO就不能进行存取了。3、cglib:

在JDO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办法使得PO可以在PM外面使用,比如说定义PO是transient的,但是该PO在PM关闭后就没有PO identity了。无法进行跨PM的状态管理。

而Hibernate是从PO实例中取values的,所以即使Session关闭,也一样可以get/set,可以进行跨Session的状态管理。

在分多层的应用中,由于持久层和业务层和web层都是分开的,此时Hibernate的PO完全可以当做一个POJO来用,也就是当做一个VO,在各层间自由传递,而不用去管Session是开还是关。如果你把这个POJO序列化的话,甚至可以用在分布式环境中。(不适合lazy loading的情况)

但是JDO的PO在PM关闭后就不能再用了,所以必须在PM关闭前把PO拷贝一份VO,把VO传递给业务层和web层使用。在非分布式环境中,也可以使用ThreadLocal模式确保PM始终是打开状态,来避免每次必须进行PO到VO的拷贝操作。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总是权宜之计,不如Hibernate的功能强。

POJO = pure old java object or 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 or what ever.

PO = persisent object 持久对象

就是说在一些Object/Relation Mapping工具中,能够做到维护数据库表记录的persisent object完全是一个符合Java Bean规范的纯Java对象,没有增加别的属性和方法。全都是这样子的: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etId(long id) {
 this.id = id;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name;
} 
 public long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首先要区别持久对象和POJO。

持久对象实际上必须对应数据库中的entity,所以和POJO有所区别。比如说POJO是由new创建,由GC回收。但是持久对象是insert数据库创建,由数据库delete删除的。基本上持久对象生命周期和数据库密切相关。另外持久对象往往只能存在一个数据库Connection之中,Connnection关闭以后,持久对象就不存在了,而POJO只要不被GC回收,总是存在的。

由于存在诸多差别,因此持久对象PO(Persistent Object)在代码上肯定和POJO不同,起码PO相对于POJO会增加一些用来管理数据库entity状态的属性和方法。而ORM追求的目标就是要PO在使用上尽量和POJO一致,对于程序员来说,他们可以把PO当做POJO来用,而感觉不到PO的存在。

JDO的实现方法是这样的:

1、编写POJO

2、编译POJO

3、使用JDO的一个专门工具,叫做Enhancer,一般是一个命令行程序,手工运行,或者在ant脚本里面运行,对POJO的class文件处理一下,把POJO替换成同名的PO。

4、在运行期运行的实际上是PO,而不是POJO。

该方法有点类似于JSP,JSP也是在编译期被转换成Servlet来运行的,在运行期实际上运行的是Servlet,而不是JSP。

Hibernate的实现方法比较先进:

1、编写POJO

2、编译POJO

3、直接运行,在运行期,由Hibernate的CGLIB动态把POJO转换为PO。

由此可以看出Hibernate是在运行期把POJO的字节码转换为PO的,而JDO是在编译期转换的。一般认为JDO的方式效率会稍高,毕竟是编译期转换嘛。但是Hibernate的作者Gavin King说CGLIB的效率非常之高,运行期的PO的字节码生成速度非常之快,效率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上运行期生成PO的好处非常大,这样对于程序员来说,是无法接触到PO的,PO对他们来说完全透明。可以更加自由的以POJO的概念操纵PO。另外由于是运行期生成PO,所以可以支持增量编译,增量调试。而JDO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在抱怨JDO的编译期Enhancer问题了,而据说JBossDO将采用运行期生成PO字节码,而不采用编译期生成PO字节码。

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不同的JDO产品的Enhancer生成的PO字节码可能会有所不同,可能会影响在JDO产品之间的可移植性,这一点有点类似EJB的可移植性难题。


由这个问题另外引出一个JDO的缺陷。

由于JDO的PO状态管理方式,所以当你在程序里面get/set的时候,实际上不是从PO的实例中取values,而是从JDO

在JDO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办法使得PO可以在PM外面使用,比如说定义PO是transient的,但是该PO在PM关闭后就没有PO identity了。无法进行跨PM的状态管理。

而Hibernate是从PO实例中取values的,所以即使Session关闭,也一样可以get/set,可以进行跨Session的状态管理。

在分多层的应用中,由于持久层和业务层和web层都是分开的,此时Hibernate的PO完全可以当做一个POJO来用,也就是当做一个VO,在各层间自由传递,而不用去管Session是开还是关。如果你把这个POJO序列化的话,甚至可以用在分布式环境中。(不适合lazy loading的情况)

但是JDO的PO在PM关闭后就不能再用了,所以必须在PM关闭前把PO拷贝一份VO,把VO传递给业务层和web层使用。在非分布式环境中,也可以使用ThreadLocal模式确保PM始终是打开状态,来避免每次必须进行PO到VO的拷贝操作。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总是权宜之计,不如Hibernate的功能强。

 

3、cglib :(http://cglib.sourceforge.net/

cglib is a powerful, high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Code Generation Library, It is used to extend JAVA classes and implements interfaces at runtime. See samples and API documentation to learn more about features.

This library is free software, freely reusable for personal or commercial purposes.

Projects

Open source projects use cglib and used by cglib:

  • "The Byte Code Engineering Library (formerly known as JavaClass) is intended to give users a convenient possibility to analyze, create, and manipulate (binary) Java class files (those ending with .class)." Used by cglib for Class file format manipulation.
  • " XORM is an extensible object-relational mapping layer for Java applications. It provides interface-based persistence to RDBMSs while allowing developers to focus on the object model, not the physical layer." Uses cglib to generate persistent classes.
  • " Hibernate is a powerful, ultra-high performance object/relational persistence and query service for Java. Hibernate lets you develop persistent objects following common Java idiom, including association, inheritance, polymorphism, composition and the Java collections framework." Uses cglib to generate proxies for persistent classes.
  • " The Java Class File Editor allows you to read / modify java .class files, either on disk or while loading classes at runtime. The project grew out of the Generic Delegator, which creates new classes on the fly, allowing you to dynamically implement a group of interfaces by forwarding them to a shim" Both cglib and JCFE provide dynamic proxy implementation
  • " Voruta reduces JDBC code in application, it makes code more readable and safe, SQL procedures and queries are mapped to JAVA methods using custom javadoc tags and dynamic code generation at runtime. It needs no custom build tools or external files" Uses cglib to generate method implementations.
  • " Nanning Aspects is a simple yet scaleable aspect-oriented framework for Java."
  • " Spring is a J2EE applic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code published in 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http://www.wrox.com/books/1861007841.htm by Rod Johnson."
  • " The iBATIS Database Layer takes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solving the 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 problem --it avoids it altogether!"
  • " ASM is a Java bytecode manipulation framework. It offers similar functionalities as BCEL or SERP, but is much more smaller and faster than these tools."
  • " Proxool is a Java connection poo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