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不需要控制方向的RS485通讯电路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易的RS485电路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特定连接方式实现了发送和接收功能,即使在逻辑上看似不合理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图所示:R65是断开的,R66 上接3.3V电压,RX422T即发送端,与485TX复用,RX422R与485RX复用,电路本身并不难,也许你已经发现我要说的了。

   DE和RO端随时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和RS485_EN是断开的,那么怎么来控制方向收发?

   这个电路在逻辑上肯定是不行的,但是经过笔者验证,这个电路是可行的!DE和RO段默认是低电平,模块处于接受状态,而只要TX端的电平同时与DE,RE 相反就可以发送了。

  这样,一些普通的串口就可以扩展成了485电路,不知道具体原理,但是这样的确可以正常收发。如果有高手希望也能解释一下这个电路!

<think>嗯,用户的问题是关于RS-485总线中如何结合RTS/CTS协议与方向控制信号DE/RE的使用方法。这是个硬件接口设计的专业问题,需要梳理清楚信号之间的关系和应用逻辑。从提供的引用材料来看,引用[1]提到了UART_HWCONTROL_RTS启用硬件流控时控制器能自动控制RTS引脚,这是理解自动方向控制的关键;引用[2]的DTS配置展示linux内核中RS-485相关的参数设置;引用[3]的C代码则揭示了驱动层的具体实现逻辑。用户似乎在开发嵌入式系统,需要实现全双工RS-485通信。核心矛盾在于:RTS/CTS本是硬件流控信号,但在RS-485中需要复用为方向控制信号。这里涉及三个层面的协调:硬件连接上,RTS必须同时连接到RS-485收发器的DE/RE使能端驱动配置上,需同时设置RTS的流控功能和方向控制时序软件控制上,应用层可能需要通过ioctl配置SER_RS485_ENABLED等参数用户可能卡在如何让RTS信号既完成流控又负责方向切换的矛盾上。需要重点解释复用机制:当启用SER_RS485_RTS_ON_SEND标志时,UART控制器会在发送前自动拉高RTS,此时应禁用传统的CTS流控功能。另外注意到引用[2]的rs485-rts-active-high参数很有参考价值,因为有些RS-485芯片是高电平使能发送,这和RTS默认低有效相反。这个细节如果配置错误会导致通信故障。最后要考虑时序问题。引用[3]提到的delay_rts_before_send参数对某些特殊收发器很重要,它能补偿收发器状态切换的延迟。这在用户使用低速MCU或长总线时尤为关键。</think> 在RS-485总线系统中,结合**RTS/CTS硬件流控**与**DE/RE方向控制信号**需明确信号定位与协同机制: --- ### 一、核心概念梳理 1. **DE/RE方向控制**(核心机制) - **DE** (Driver Enable):拉高时使能发送器,允许数据输出到总线。 - **RE** (Receiver Enable):拉低时使能接收器(常与DE同引脚控制)。 *目标:避免总线冲突,确保半双工通信时收发隔离。* 2. **RTS/CTS硬件流控**(可选辅助) - **RTS** (Request to Send):由发送方控制,请求接收方准备就绪。 - **CTS** (Clear to Send):接收方回应允许发送的信号。 *在RS-485中常用于**复用为方向控制信号**而非传统流控*。 --- ### 二、实现方法(硬件+软件配置) #### 📌 硬件连接 1. **单信号控制法**(常用简化方案) - 将UART的RTS引脚直接连接至RS-485收发器的**DE/RE共同控制端**(见图示)。 2. **流控+方向分离方案** - RTS/CTS用于流控(如高干扰环境),另用独立GPIO控制DE/RE(需额外代码逻辑)。 ```mermaid graph LR UART -->|RTS引脚| RS485_Transceiver[RS-485收发器] RS485_Transceiver -->|DE/RE控制端| Data_Bus[RS-485总线] ``` #### ⚙ 软件配置(以Linux驱动为例) ```c struct serial_rs485 rs485conf = { .flags = SER_RS485_ENABLED | // 启用RS-485模式 SER_RS485_RTS_ON_SEND | // 发送时拉高RTS(驱动DE/RE) //SER_RS485_RTS_AFTER_SEND // 可选:发送后是否保持RTS .delay_rts_before_send = 20, // 发送前延时(μs)补偿收发器切换 .delay_rts_after_send = 0 // 发送后延时 }; ioctl(fd, TIOCSRS485, &rs485conf); // 应用配置[^3] ``` > ✅ **关键标志位作用**: > - `SER_RS485_RTS_ON_SEND`:发送数据前自动拉高RTS(驱动DE使能),发送完成恢复低电平(释放总线)。 > - `SER_RS485_RX_DURING_TX`:启用全双工模式(需收发器支持),发送时可同时接收。 #### ⚡ 设备树(DTS)配置示例 ```dts serial@12345678 { rs485-rts-delay = <20 0>; // 发送前延时20μs rs485-rts-active-high; // RTS高电平有效(兼容收发器逻辑) linux,rs485-enabled-at-boot-time; // 启动时启用RS-485[^2] }; ``` --- ### 三、协同工作逻辑 1. **发送过程**: - UART控制器检测到待发数据 → 拉高RTS(触发DE使能)→ 延迟指定时间 → 数据输出 → 发送结束 → RTS恢复低电平。 2. **流控参与场景**: - 若保留CTS功能:当接收方未就绪时,CTS保持低电平,发送自动暂停,但RTS仍维持DE使能状态,避免总线冲突。 --- ### 四、实践注意事项 1. **时序补偿** - 设置`delay_rts_before_send`(>收发器切换时间),避免数据首字节被截断。 - 例:SN65HVD72收发器切换时间典型值1μs,建议设3-5μs冗余[^1]。 2. **电平匹配** - `rs485-rts-active-high`需匹配收发器逻辑: - DE高电平有效(多数型号)→ 启用此属性 - DE低电平有效(如MAX13487E)→ 应启用 3. **硬件流控复用风险** - 当RTS被用于DE/RE控制时,**禁用传统CTS流控功能**(否则总线方向控制会被干扰): ```c struct termios options; tcgetattr(fd, &options); options.c_cflag &= ~CRTSCTS; // 禁用硬件流控 tcsetattr(fd, TCSANOW, &options); ``` --- ### 五、常见问题解决 | 现象 | 原因 | 解决方案 | |---------------------|-----------------------|------------------------------| | 数据首字节丢失 | DE/RE切换延迟足 | 增大`delay_rts_before_send` | | 总线持续冲突 | 方向控制逻辑反相 | 检查是否需启用`rs485-rts-active-high` | | 发送后未释放总线 | RTS恢复延迟过长 | 减小`delay_rts_after_send`或设为0 | > ⚠️ **调试建议**:用示波器同步监测RTS信号与总线差分波形,验证时序精度[^1]。 --- ### 相关问题 1. **RS-485总线上如何避免同节点的发送冲突?** 2. **在无方向控制的RS-485全双工系统中,流控机制如何处理?** 3. **驱动配置中`SER_RS485_RX_DURING_TX`标志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1]: RTS自动控制时序需匹配收发器规格 [^2]: DTS配置决定了硬件的默认工作模式 [^3]: 驱动层ioctl调用是配置核心逻辑的关键操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