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href="http://edu.youkuaiyun.com"target="blank">ASP.Net+Android+IOS开发</a>、<a href="http://edu.youkuaiyun.com"target="blank">.Net培训</a>、期待与您交流! ----------------------
异常是Java中的重要机制,也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了封装。我们通常使用的异常类。而异常类中所描述的就是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者问题。就像人生病一样,不一定经常有,但总有生病的时候,而且生病的原因不同,性质不同,对其的治疗自然也不一样。这些都可以在异常类中得以展现。
一、概述
1、异常:就是程序在运行时出现不正常情况。
2、异常由来: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可以通过java的类的形式进行描述。并封装成对象。其实就是java对不正常情况进行描述后的对象体现。
3、程序可能出现的错误或问题
a、用户输入错误导致的异常:如用户不正常使用程序,输入一些非法参数
b、设备硬件等发生的错误:如硬盘损坏等
c、物理限制:如存储空间不足等
d、代码错误:在程序编写的方法可能不正确,返回错误参数等。
二、异常体系
有两种对问题的划分方式:
一种是严重的问题;
一种是非严重的问题。
对于严重的问题,java通过Error类进行描述。对Error类一般不编写针对性的代码对其进行处理。
对于非严重的,java通过Exception类进行描述。对于Exception可以使用针对性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无论Error或者Exception都具有一些共性内容。比如:不正常情况的信息,引发原因等。
这也就构成了Java的异常体系:
Throwable
|---Error //通常出现重大问题如:运行的类不存在或者内存溢出等。
|---Exception //运行时出现的一起情况
|---R untimeException //特殊异常类,抛时不需要声明
Exception和Error的子类名都是以父类名作为后缀。
异常体系的特点:
1、异常体系中的所有类以及建立的对象都具备可抛性。
2、也就是说可以被throw和throws关键字所操作。
3、只有异常体系具备这个特点。
三、异常有两种:
1、编译时被检测异常
该异常在编译时,如果没有处理(没有抛也没有try),编译失败。该异常被标识,代表着可以被处理。
2、运行时异常(编译时不检测)
在编译时,不需要处理,编译器不检查。该异常的发生,建议不处理,让程序停止。需要对代码进行修正。如:RuntimeException以及其子类。
四、异常的处理
1、 java提供了特有的语句进行处理。
try
{
需要被检测的代码。
}
catch(异常类 变量)
{
处理异常的代码;(处理方式)
}
finally
{
一定会执行的语句;
}
有三个结合格式:
a、try
{
}
catch ()
{
}
b、try
{
}
finally
{
}
c、try
{
}
catch ()
{
}
finally
{
}
注意:
1)finally中定义的通常是关闭资源代码。因为资源必须释放。
2)如果在一个功能中,定义了一些必须要执行的代码,可以用try{}finally{}的方式,将一定执行的代码放在finally代码块中。
3)finally只有一种情况不会执行。当执行到System.exit(0);fianlly不会执行。
2、throw和throws的用法
throw定义在函数内,用于抛出异常对象。
throws定义在函数上,用于抛出异常类,可以抛出多个用逗号隔开。
当函数内容有throw抛出异常对象,并未进行try处理。必须要在函数上声明,否则编译失败。
注意:RuntimeException除外。也就说,函数内如果抛出的RuntimeExcpetion异常,函数上可以不用声明。
3、调用者对抛出信息的处理
当在函数内部出现了throw抛出异常对象,那么就必须要给对应的处理动作。要么在内部try catch处理。要么在函数上声明让调用者处理。
一般情况下,函数内出现异常,函数上需要声明。在功能上通过throws的关键字声明了该功能有可能会出现异常类型。
特殊之处:
Exception中有一个特殊的子类异常RuntimeException 运行时异常。
1) 如果在函数内抛出该异常,函数上可以不用声明,编译一样通过。
2)如果在函数上声明了该异常。调用者可以不用进行处理。编译一样通过。
之所以不用在函数上声明,是因为不需要让调用者处理。当该异常发生,希望程序停止。因为在运行时,出现了无法继续运算的情况,希望停止程序后,对代码进行修正。
如果函数声明了异常,调用者需要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以throws可以try。
对捕获到的异常对象进行常见方法操作:
String getMessage();//获取异常的信息。返回字符串。
toString();//获取异常类名和异常信息,返回字符串。
printStackTrace();//获取异常类名和异常信息,以及异常出现在程序中的位置.返回值void.
//其实JVM默认的异常处理机制,就是在调用printStackTrace方法,打印异常的堆栈的跟踪信息。
printStackTrace(PrintStream s)//通常用该方法将异常内容保存在日志文件中,以便查阅。
五、自定义异常
因为项目中会出现特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未被java所描述并封装对象。所以对这些特有的问题可以按照java中的面向对象思想。将特有的问题,进行自定义的异常封装。定义类继承Exception或者RuntimeException
1,为了让该自定义类具备可抛性。
2,让该类具备操作异常的共性方法。
这就叫做自定义异常。
当自定义了异常类继承Exception后,如果未在类中定义异常信息,那么通过toString方法打印出来的结果就只有自定义的异常类名,不会显示异常信息。那么应该如何定义异常信息呢?
要定义自定义异常的信息时,可以使用父类已经定义好的功能。异常信息传递给父类的构造函数。因为父类中已经把异常信息的操作都完成了。所以子类只要在构造时,将异常信息传递给父类通过super语句。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getMessage方法获取自定义的异常信息。
如:
自定义异常时:如果该异常的发生,无法再继续进行运算,就让自定义异常继承RuntimeException。
注:自定义异常:
必须是自定义类有继承关系,通常继承Exception。
继承Exception原因:
异常体系有一个特点:因为异常类和异常对象都被抛出。他们都具备可抛性。这个可抛性是Throwable这个体系中独有特点。
只有这个体系中的类和对象才可以被throws和throw操作。
六、异常的好处与原则
好处:
1、将问题进行封装。
2、将正常流程代码和问题处理代码相分离,方便于阅读。
原则:
1、处理方式有两种:try或者 throws。
2、调用到抛出异常的功能时,抛出几个,就处理几个。一个try对应多个catch。
3、多个catch时,父类的catch放到最下面。否则编译会报错,因为其余的catch语句执行不到。
4、catch内,需要定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不要简单的定义printStackTrace,输出语句。也不要不写。当捕获到的异常,本功能处理不了时,可以继续在catch中抛出。
如:
try
{
throw new AException();
}
catch (AException e)
{
throw e;
}
如果该异常处理不了,但并不属于该功能出现的异常。可以将异常转换后,在抛出和该功能相关的异常。
或者异常可以处理,当需要将异常产生后和本功能相关的问题提供出去,让调用者知道。并处理。也可以将捕获异常处理后,转换新的异常。这样就好比在给别人转账时,如果ATM机出现故障,这时可以另外找地方去转,也可以告诉对方,转账不成功。
代码例:
try
{
throw new AException();
}
catch (AException e)
{
// 对AException处理。
throw new BException();
}
七、异常的注意事项
1、问题在内部被解决就不需要声明。
2、catch是用于处理异常。如果没有catch就代表异常没有被处理,如果该异常是检测时异常。那么必须声明。
3、在子父类覆盖时:
a,子类抛出的异常必须是父类的异常的子类或者子集。
b,如果父类或者接口没有异常抛出时,子类覆盖出现异常,只能try不能抛。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