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整个连接池的性能是由commons-pool决定的,有空再讲解一下commons-pool的实现,特别是1.x和2.x的区别。
此次分析的是commons-dbcp 1.x源码,对应commons-pool 1.x版本。
commons-dbcp怎样与commons-pool集成?
如上图所示,集成commons-dbcp的时候采用BasicDataSource这个实现类,它的实际功能是交给PoolingDataSource的(内部是通过commons-pool来管理连接对象)。
不过,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commons-dbcp的连接有什么特别?
连接这种对象有点特殊的,所以commons-dbcp提供了一些connection方面的增强特性。例如:
- PoolGuardConnectionWrapper是最终客户端拿到的对象,能够防止多次关闭等误操作
- PoolableConnection是PoolGuardConnectionWrapper内部的对象,可以结合pool进行管理,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保留客户端代码无需任何改动。实际上,很多自带生命周期api的对象,一旦池化之后都会考虑这么设计。
- PoolingConnection是开启statement pool的时候PoolableConnection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