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持续的写公众号文章,写着写着,就开始遇到一个问题,总会出现文章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的情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
听其他的大佬说,他们完成一篇上万阅读的文章,也不过是十几分钟,二十分钟的事儿。
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有两个底层心法
1. 头脑沙盘
头脑沙盘,是指在特定场景下,用大脑已经构建好的系统化完整的思维框架,去模拟和推演一个完整的闭环。
比如,写公众号文章,实际在动笔写之前,已经在大脑中用公众号爆文写作框架,选题-标题-开头-内容-结尾,写了一篇甚至好几篇文章了,然后再通过公众号爆文检查框架,头脑中逐个检查,标题是否符合爆款标题的 8 个要素,内容是否表达了情绪,是否符合传播的要素。
那么问题来了,思维框架怎么来呢。
读书,找人,做事。
读书
用头脑沙盘的方法来读书,获取特定领域的思维框架。
头脑沙盘读书大概是这么样来操作:首先你去翻看一下书的目录,书的序言,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 然后用头脑沙盘来模拟你是这个作者,你处在这样一种情境下,你要写一个类似主题的书,你会怎么写,你会怎么构建章节,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会是什么?来模拟出一套你来写这个事情的框架来。
OK, 接下来,去读书的每一个章节。跟作者进行时空对话,告诉他或是去理解他,他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个章节为什么跟我当时想的那个章节不一样?我认为他这么做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我遇到类似的场景,我应该怎么干。
这样一本书读下来之后,你会得到这个本书里面的这个特定领域的思维框架。
找人
找人的话,是找高人聊天,直接通过沟通的方式把他在这个领域里面的思维框架直接提取出来。
比如,你找项目经理聊,那提取的思维框架就是项目管理框架,项目十大管理领域,他是怎么用的?
如果你找的是产品经理的高手,那就是去提取产品经理思考产品过程当中所用的思维框架。
当你做产品,你做项目的时候,在做之前用这个思维框架去模拟你要做的这个项目,他从头到尾的完整的闭环是什么样子的,你会怎么做。
做事
就是要真正的去实践,你提取出了这么多的框架之后,你要按他们的逻辑,按他们的框架去做头脑沙盘,并且去实践,你会发现肯定有跟你的场景有不匹配的地方。这个时候就需要加以迭代改进,打造出更适合自己的场景的思维框架了。
2.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指针对特定的目的有计划的、重复的练习。练习不仅仅是做,而且是要做的更好。
为什么要提刻意练习呢?因为你有了头脑沙盘的这个大框架,以及每个领域下面的小的思维框架之后,你要做任何事情之前,去刻意的用头脑沙盘进行完整闭环的模拟和推演,不断的去改进这个过程。这样你才能够完全掌握头脑沙盘的这个框架,以及头脑沙盘下面所用到的这个领域的思维框架。
如何做好刻意练习,他也有一套框架。
自己用,教别人用,讨论
自己用
自己用的话,这个很简单。你有了头脑沙盘以及这个领域的作为框架之后,当你要做任何一个领域的事情之前首先要做的不是动手去干,而是先用头脑沙盘,进行推演。
比如,我在写这篇公众号的时候,我其实已经在大脑当中按照公众号的思维框架完整的输出了一篇文章,完全没有动笔。然后会去校验一下这篇文章的每一个要素是否符合爆文的要求,不符合的部分又改了好几版,最后又输出了一遍,然后然后才开始动手写。
教别人用
教别人用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把你学会的东西讲给别人听,这是学习金子塔中最高效的方式。比如说,我写公众号,录一个视频,教一个朋友如何用头脑沙盘。
讨论
在教授的过程当中,或者说在你使用的过程当中,你会有疑问,别人也会有疑问。大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会让你加深对思维框架的理解。比如看别人关于头脑沙盘的思维框架的复盘和理解。
这就是完整的头脑沙盘加刻意练习的两个底层心法。根据我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实际经验来看,他的效率比我之前简单的堆积素材,想到哪写到哪的效率要高好几倍。因为
1. 大脑的思考不受时空的限制,走路,上厕所,睡觉都在写,如果哪个地方写的不好,改起来非常简单。
2.它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不会让我先想一段然后开始写,写到一半之后,然后写不下去了。
3.但是也有卡的时候,这就需要在卡的地方多加刻意练习,比如开头和结尾用头脑沙盘写,应该遵循什么框架。
最后是一位 AI 破局合伙人分享的两个底层心法的思维框架图,分享给各位。
欢迎大家加入 ai 破局,只要9块9,你就会拥有31 节人人都能学会的视频实操AI课(一节课不到5毛钱),还送15万字AI搞钱宝典。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