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s常用I/O函数(七):to_csv()函数及全部参数使用方法一文详解+实例代码

本文详细介绍了Pandas的to_csv函数,包括基础语法、功能及所有参数,如path_or_buf、sep、na_rep、float_format等,旨在帮助读者熟练掌握数据写入CSV文件的方法,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前言

一、基础语法与功能

二、参数说明和代码演示

1.path_or_buf 选择文件/文件路径写入

2.sep 指定分隔符

 3.na_rep 指定缺少数据表示

4.float_format 指定浮点型字符串输出格式

5. columns 指定要写入的列

6.header 是否需要写入列名

 7.index 是否写入行名称(索引)。

 8.index_label 是否写入列标签(索引)。

9.mode 指定写入的模式

 10.encoding 表示输出文件中使用的编码的字符串

11.compression 输出数据的动态压缩

12.quoting 设置引用格式

13.quotechar 引用字符

14.lineterminator 输出文件中使用的换行符或字符序列

15.chunksize 指定一次写入的行

16.date_format 指定日期时间对象的格式字符串

 17.doublequote 控制字段内quotechar的引用。

18.escapechar

19.decimal 字符识别为十进制分隔符

20.errors 指定如何处理编码和解码错误

点关注,防走丢,如有纰漏之处,请留言指教,非常感谢


前言

Pandas常用作数据分析工具库以及利用其自带的DataFrame数据类型做一些灵活的数据转换、计算、运算等复杂操作,但都是建立在我们获取数据源的数据之后。因此作为读取数据源信息的接口函数必然拥有其强大且方便的能力,在读取不同类源或是不同类数据时都有其对应的read函数可进行先一步处理,这会减少我们相当大的一部分数据处理操作。每一个read()和to()函数,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我个人认为都应该掌握且熟悉它对应的参数,相对应的read()函数博主已有四篇文章详细解读了read_json、read_excel和read_sq、read_csv(),to()函数有两篇to_sql和to_json。

纵观整个数据源路径来看,最常用的数据存储对象:SQL、JSON、EXCEL以及这次要详解的CSV都遍及全了。 如果能够懂得该函数参数的使用可以减少大量后续处理DataFrame数据结构的代码,仅需要设置几个to_csv参数就可实现,因此本篇文章初衷为详细介绍并运用此函数来达到彻底掌握的目的。希望读者看完能够提出问题或者看法,博主会长期维护博客做及时更新,希望大家喜欢。


一、基础语法与功能

to_csv基础语法格式为:


                
评论 1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fanstuck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