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Ubuntu 18.04.4 安装 No Bootable Device 及无法安装 grub 的问题
最近倒腾旧电脑,尝试安装 Ubuntu 18.04.4 出现了一些列意想不到的坑,记录下来。之前安装版本16的时候没有印象有什么问题几乎一次成功,也许是当时使用的是一个干净的新硬盘的缘故吧。第一步: 准备USB启动的安装盘需要在一台运行Ubuntu的电脑上进行如下的操作1、使用 lsblk 命令确认USB的设备名称lsblkNAME MAJ:MIN R...
2020-05-03 17:13:54
2587
原创 适用于小零件直接标记(DPM)的二维码 Dot Code
很多小型物品、小零件使用常规的二维码如 DataMatrix、QRCode 等有其局限性:物品上可用于标注的面积太小,无法使用这些常规的二维码进行标注。以 QR Code 为例,最小也需要 21x21个模块,以 0.127mm 为模块大小的话,最小也需要 2.667妈妈,考虑到符号的余白4个模块(这是为了便于识别要求的),则最小需要3.68mm。模块的尺寸如果是 0.127mm(相当5mi...
2020-02-03 19:10:29
2593
1
原创 Could not find 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3.1.4
下载了最新的 Android Studio 3.1.4 ,直接使用主界面的菜单选项,导入 Eclipse 项目,打开 Android Studio 的 Terminal,输入 gradlew 命令,出现错误: ./gradlew tasksFAILURE: Build failed with an exception.* What went wrong:A problem occ...
2018-09-18 09:36:48
15538
原创 中国自主芯片厂商君正科技物联网IoT平台Halley2上的二维码识别
斐泰科技发布的 FitQR PLus Decoding SDK 是业界第一款支持君正 Halley2 物联网(IoT)平台上二维码识别的商用软件开发包。Halley2核心板尺寸 26mm*37mmHalley2 的特点简要介绍如下:超小尺寸、超低成本IoT模组(尺寸:26 * 37 mm)采用君正 X1000E 处理器,最高运行 1.0 GHz,高性能、低功耗支持 64MB LPDDR (X100...
2018-05-18 11:37:18
2595
原创 汉信码(Hanxin Code)与QR码(QR Code)的终极对决
汉信码是"十五"期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导开发出的不同于QR码的二维马码,主要针对汉字的编码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扩展。但是从技术上讲与QR码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QR码作为最早支持多字节文字(遗憾的是最早只有日文汉字)编码的二维码,加上其独特的全方向性识别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中国为了更好地使用QR码,再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增加了中文汉字的编码方式,使其在中国大陆、台湾...
2018-03-20 20:51:36
19426
3
原创 免费在线汉信码识别(Online Hanxin Decoder)
有时候在网上或工作中会遇到汉信码(Hanxin)图片想知道其内容,手机又无法识别或者虽然可以识别但是要传到电脑比较麻烦,怎么办?现在介绍一个可以在线识别 Hanxin Code (汉信码)的网址:http://www.efittech.com/hxdec.html选择文件,点击“Remote Scan”按钮就可以完成在线汉信码检测。汉信码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研制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在现实...
2018-03-20 12:03:50
10185
原创 基于 PDF417 识别 SDK 的 VBScript和JavaScript
基于 PDF417 Decoding SDK 的 PDF417码识别脚本,实现简单,无需复杂的编程技巧
2016-08-15 14:48:10
1370
原创 开源之美
开放源代码给我们带来了诬陷惊喜和遐想! 很多看似很复杂的问题都有可能有开源的项目,这无疑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入门的思路!很多看似无法入手、无从入手的事情以下变得简单起来。虽然与实际的应用还有一些距离,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毕竟,从一个门外汉快速入门的唯一途径就是参考开源项目了。 但是,开源项目需要有人卖单,无论谁!
2008-11-14 22:30:00
364
原创 跨平台与多平台之难
都说跨平台的好处,跨平台的产品,但是如果真要做到跨平台那又太难了,实际上除了Java之外,其他的产品是不是真的需要宣传跨平台呢? 其实跨平台是看做到那个层面,自己做的东西,要做到跨平台也要看是什么东西,如果是最终用户使用的东东,其实不需要跨平台,否则平台的特性就没有了,反而失去了意义。 那么真正需要考虑的则是多平台,也就是说,对于我们做应用软件开发和设计的人来说,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则
2008-11-01 22:54:00
560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