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收集
文章平均质量分 63
markzjm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李开复致大学的第1封信
李开复致大学生:大学4年应是这样度过(一) 作者:李开复 来自:Blogchina 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原创 2005-06-11 15:22:00 · 1353 阅读 · 1 评论 -
李开复致大学生的第4封信
李开复致大学生:大学4年应是这样度过(四) 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多选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实践时,最好是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原创 2005-06-11 15:29:00 · 2944 阅读 · 0 评论 -
李开复致大学生的第8封信
第三,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社团是微观的社会,参与社团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练。在社团中,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领导才能,也可以发挥你的专业特长。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做一个诚心诚意的服务者和志愿者,或在担任学生工作时主动扮演同学和老师之间沟通桥梁的角色,并以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为同学和老师服务。这样的学习过程也不会很轻松,挫折是肯定有的,但是不要灰心,大学社团里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不用“付学费”原创 2005-06-11 15:36:00 · 6920 阅读 · 0 评论 -
李开复致大学生的第2封信
李开复致大学生:大学4年应是这样度过(二)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原创 2005-06-11 15:25:00 · 2629 阅读 · 0 评论 -
李开复致大学的第3封信
李开复致大学生:大学4年应是这样度过(三) 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也高分考过四级、六级、托福,但是留学美国后上课时却很难听懂课程内容,和外国同学交流时就更加困难。我们该如何学好英语呢?既然英语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那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尽量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学”不“用”,更不能只靠背诵的方式学习英语。读书时,大家尽量阅读原版的专业教材(如果英语不够好,可以先从中英对照的教原创 2005-06-11 15:28:00 · 2372 阅读 · 0 评论 -
李开复致大学生的第7封信
李开复致大学生:大学4年应是这样度过(七) “大学和高中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每天依旧是学习,每次考试后依旧是担心考试成绩……不同的只是大学里上网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多了很多,压力也小了很多。” 这位同学并不明白,“时间多了很多”正是大学与高中之间巨大的差别。时间多了,就需要自己安排时间、计划时间、管理时间。 安排时间出了做一个时间表外,更重要的是“事分轻重缓急”。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原创 2005-06-11 15:35:00 · 6594 阅读 · 0 评论 -
李开复致大学生第5封信
李开复致大学生:大学4年应是这样度过(五) 通过开拓视野和接触尝试,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时就可以去尝试转系的可能性、尝试课外学习、选修或旁听相关课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研究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其实,本科读什么专业并不能完全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正如我所强调的那样,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培养的是你的原创 2005-06-11 15:29:00 · 3318 阅读 · 1 评论 -
李开复致大学生的第6封信
李开复致大学生:大学4年应是这样度过(六) 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你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你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你的责任。许多同学到了大四才开始做人生和职业规划,而一个主动的学生应该从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 积极主动的第一步是要有积极的态度。大家可以用我在“第原创 2005-06-11 15:34:00 · 204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