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经常要扫描一些图纸和相片,所以领导“特批”为果冻配备了一台扫描仪,可把果冻乐坏了。
高兴了没几天,果冻开始心烦了。草莓这些家伙把积存已久的照片都搬过来了,说要“留住精彩”,让果冻发挥一下“奉献”精神,让他们用用扫描仪。这下可好,果冻被晾在一边,一天用不了多久的电脑,真是郁闷。能不能让扫描仪也像打印机那样和网内的用户共享使用呢?经过一番折腾,果冻终于让办公室内的同事们都能共享使用这台扫描仪了。
前期准备
要想实现共享扫描仪,软件非常重要。于是,果冻开始了漫长的搜索……
很多扫描仪本身并没有提供共享的功能,但果冻找到了一款名为Netscan(又叫E网扫尽,下载地址为点即这里直接下载)的小软件,有了它的帮助,扫描仪的共享变得轻而易举了。
在安装该程序的过程中,当进入“安装应用程序的类型”对话框时,如果是在装有扫描仪的机器上也就是果冻的电脑上进行安装时应该选择“Server(服务器)”,而在工作组内其他电脑(如草莓的电脑)上进行安装时则应选择“Client(客户端)”。这样安装完成后就可以进入扫描程序了。
主机设置
在主机上运行Netscan服务器端程序,将会打开服务器共享端窗口。在该窗口的“任务”选项卡中会显示所有客户机发过来的扫描任务,让用户做到心中有数。
进入“设置”选项卡,可以对服务器的共享进行一定的设定(图1)。Netscan服务器端一次能够接收的最大任务数量为“10”,如果客户端的扫描任务超过了这个数目,则需要重新发送打印任务。主机用户还可以选择是否自动接受扫描任务。如果没有勾选“自动接收任务”选项,那么所有的网络扫描任务都要通过主机用户的验证才能够被执行。果冻本想这样来“把把关”,但是由于担心被草莓等人狂扁,只好“违心”地勾选了此项。
图1
如果主机不止安装了一种扫描设备,那么需要点击“选择扫描仪”按钮选择要进行共享的扫描仪。这样,主机上的设置便基本完成了,将共享端程序最小化便可以将扫描仪共享给局域网内的用户了。
果冻提示 客户端提交的任务只有在扫描仪已经被初始化后才能被轮流执行。因此,服务器端的扫描仪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客户机设置
接下来果冻就得在各台客户机上进行设置了,同时还要教授大家操作方法。
在草莓的电脑上运行Netscan,弹出一个对话框(图2)。要想让网络扫描顺利进行,就得在此进行相关的设置。
图2
1.选择扫描服务器
输入共享扫描仪的电脑的计算机名或IP地址,设置完成后点击“连接”按钮可以马上和服务器(果冻的电脑)进行通讯,以确认设置是否正确。当连接正确时,果冻的电脑上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是否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要求。点击“是”按钮便可以让客户机使用共享扫描仪了。
2.设置扫描参数
扫描参数在客户机上进行设置,主机主要负责的是宏观的掌控,因此,客户端在每次扫描前都应根据自己扫描的对象在下拉菜单中进行设置。如果只是普通文本的扫描,那么选择“普通打印件”即可。但是草莓需要扫描的是彩色照片,所以要选择“照片”。选择好类型后,点击“高级”按钮,便可以进入“高级设置”对话框,对扫描参数进行更进一步的设置,如分辨率、图像类型、去除网纹等。
在此,果冻提醒大家注意对扫描范围和扫描间隔时间的选取,因为它们关系到网络扫描的效率。
在扫描范围选项中,如果选择“自动选取”,主机所带的扫描仪就会自动按照文稿的形式选择一个最大的矩形扫描区域;若选择“整幅”则扫描面积默认为A4幅面。两者的区别在于“自动选取”状态下扫描仪需要预览后再处理数据,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扫描的文件是A4幅面大小的,最好使用“整幅”选项。
由于是在局域网内进行扫描,不可能扫描完一张又跑过去设置一次再扫第二张,因此有必要设定扫描的间隔时间。这样,当一次扫描任务完成后,只要放入第二张纸,扫描仪就会在设定的时间自动进行第二次扫描。为了实现“共享”扫描仪,果冻自愿帮大家放置要扫描的物件。
果冻提示 间隔时间不能设置得太短,否则会让你手忙脚乱。
最后,确定扫描好的图像保存的路径后,所有的参数就都设置完毕了。
网络扫描
大功告成,现在就要让果冻创造的“网络扫描”发挥功效了。
果冻在Netscan客户端中点击“添加任务项”,将所有扫描任务一次性添加进来,然后在扫描仪中放置好要扫描的东西,点击“提交扫描”按钮,主机上的扫描仪便会接收到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并自动应答,扫描工作便开始了。整个过程并不会影响到主机的正常运作,而果冻的电脑配置非常高(作为“高手”的特殊待遇嘛),所以就更没有“感觉”了。
现在,果冻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工作了,虽然时常要帮大家更换扫描物件,但这并不影响工作。看着草莓这群家伙高兴的样子,果冻终于松了口气。
出处:http://www.hack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