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原理

NAT原理简介

  NAT英文全称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网络地址转换”,它是一个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nternet工程任务组)标准,允许一个整体机构以一个公用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出现在Internet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地址(IP地址)翻译成合法网络IP地址的技术。如图:

  简单地说,NAT就是在局域网内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而当内部节点要与外部网络进行通讯时,就在网关(可以理解为出口,打个比方就像院子的门一样)处,将 内部地址替换成公用地址,从而在外部公网(internet)上正常使用,NAT可以使多台计算机共享Internet连接,这一功能很好地解决了公共 IP地址紧缺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您可以只申请一个合法IP地址,就把整个局域网中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中。这时,NAT屏蔽了内部网络,所有 内部网计算机对于公共网络来说是不可见的,而内部网计算机用户通常不会意识到NAT的存在。如图2所示。这里提到的内部地址,是指在内部网络中分配给节点 的私有IP地址,这个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不能被路由(一种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路径转发)。虽然内部地址可以随机挑选,但是通常使用的是下面的 地址: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16.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NAT将这些无法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保留IP地址翻译成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合法IP地址。而全 局地址,是指合法的IP地址,它是由NIC(网络信息中心)或者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分配的地址,对外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局部地址,是全球统一的可寻 址的地址。

  NAT 功能通常被集成到路由器、防火墙、ISDN路由器或者单独的NAT设备中。比如Cisco路由器中已经加入这一功能,网络管理员只需在路由器的IOS中设 置NAT功能,就可以实现对内部网络的屏蔽。再比如防火墙将WEB Server的内部地址192.168.1.1映射为外部地址202.96.23.11,外部访问202.96.23.11地址实际上就是访问访问 192.168.1.1。另外资金有限的小型企业来说,现在通过软件也可以实现这一功能。Windows 98 SE、Windows 2000 都包含了这一功能。

NAT技术类型

  NAT有三种类型:静态NAT(Static NAT)、动态地址NAT(Pooled NA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Port-Level NAT)。

  其中静态NAT设置起来最为简单和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被永久映射成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的地址。而动态地址NAT则是在外部网络中定 义了一系列的合法地址,采用动态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内部网络。NAPT则是把内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一个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根据不同的需要,三种 NAT方案各有利弊。

  动态地址NAT只是转换IP地址,它为每一个内部的IP地址分配一个临时的外部IP地址,主要应用于拨号,对于频繁的远程联接也可以采用动态NAT。当远程用户联接上之后,动态地址NAT就会分配给他一个IP地址,用户断开时,这个IP地址就会被释放而留待以后使用。

  网 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转换方式。NAPT普遍应用于接入设备中,它可以将中小型的网络隐藏在一个合法的IP地址后面。NAPT与 动态地址NAT不同,它将内部连接映射到外部网络中的一个单独的IP地址上,同时在该地址上加上一个由NAT设备选定的TCP端口号。
   在Internet 中使用NAPT时,所有不同的信息流看起来好像来源于同一个IP地址。这个优点在小型办公室内非常实用,通过从ISP处申请的一个IP地址,将多个连接通 过NAPT接入Internet。实际上,许多SOHO远程访问设备支持基于PPP的动态IP地址。这样,ISP甚至不需要支持NAPT,就可以做到多个 内部IP地址共用一个外部IP地址上Internet,虽然这样会导致信道的一定拥塞,但考虑到节省的ISP上网费用和易管理的特点,用NAPT还是很值 得的。

### 华为防火墙 NAT 工作原理 #### 一、NAT 基本概念 在网络环境中,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用于实现内部网络中的私有IP地址与外部公共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华为防火墙支持多种类型的NAT配置,包括Easy IP、静态NAT、动态NAT (No-PAT) 和 NAPT。 #### 二、具体工作流程 对于进出流量,华为防火墙依据预设的安全策略执行相应的处理动作: - **入站数据包**:当接收到目标为本地服务的数据包时,设备查找是否存在匹配的Server Map条目或会话记录;如果找到,则按照设定好的规则进行目的地址翻译。 - **出站数据包**:对于来自内网主机发起连接请求的情况,系统先判断是否有适用的源地址转换政策(policy),若有则实施相应变更操作——这可能涉及简单的IP替换或是更复杂的端口号调整[^1]。 #### 三、不同模式下的特点说明 ##### Easy IP 方式 适用于小型企业场景下简化部署需求。它允许单个WAN接口上的所有LAN侧设备共享同一个公有IPv4地址访问Internet,而无需额外设置PAT功能来管理多个并发连接。 ##### 静态NAT/No-PAT 方法 此方法建立一对一映射关系,即每一个内部真实地址都固定关联着一个唯一的外网可见身份。这种方式适合对外提供稳定的服务接入点,比如Web服务器等应用场合[^3]。 ```bash [USG2100]nat address-group 1 202.38.160.1 202.38.160.4 [USG2100]nat-policy interzone untrust trust outbound [USG2100-nat-policy-interzone-untrust-inbound]policy 1 action source-nat address-group 1 no-pat ``` 上述命令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名为`1`的地址池,并将其应用于从信任区域到非信任区域的出口流量上实行仅改变源IP而不做端口变换的操作。 ##### 动态NAPT 技术 为了提高有限公网资源利用率并增强灵活性,采用多对一同址复用机制。这意味着可以允许多台机器共用少量甚至单一公网IP完成上网活动的同时保持各自独立的身份识别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不会自动生成server-map表项而是依赖于实际发生的对话信息形成临时性的映射关系[^4]。 ```bash nat address-group SNAT mode pat ``` 该指令片段指示开启PAT特性以适应更大规模用户的并发访问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