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术语
一、什么是数据?
从计算机的角度说,它只能处理高低电平的电信号(从硬件底层来看),也就说我们通常说的0,1值。单纯的看,一位只能有两种状态,不是1,就是0,不能实现如今如此复杂的计算机,如果把一位变为n位,就会有 2n 种状态,是不是变得可以表示任何一种东西?有 2n 种,可以表示一张图像的任何一个像素的位置,甚至它的颜色值;可以表示任何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和表情,以及他们的局部的变化程度;可以表示马路上任何一个位置,和其位置的凹凸程度;可以表示任何一辆车的位置,和它的速度;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只要我们能看的见的摸得着的东西,都可以用二进制表示,那么我们就是置身在1、0的海洋,我们本身也是一大串的1、0值,而计算机就是设计用来处理这些1、0代码的,这些表示成1、0代码的东西就可以说成是数据。所以,总结一句话:
二、什么是数据元素?
上面所介绍的数据,在处理它之前需要知道所要处理的数据究竟是图像上的一个像素,还是人们脸部上的某个面部变化,还是马路上的某一车辆。就像我们的身高有一个单位尺度,容量有一个单位尺度一样,数据也需要有一个单位尺度。但是这个数据的单位尺度是事先已经知道它是属于哪一个类别(如上面已经知道是车的数据,已经知道是人的身高数据、已经知道是容量数据),事先知道是属于哪一个整体下进行考虑和处理基本单位,也就是数据单位,就是我们说的数据元素(类似化学物质的组成的元素)。数据元素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几个数据项,例如数据库表里边的某一列,就是一个数据项,每一行就是一个数据元素。所以这里总结:
三、什么是数据对象?
在上面所介绍的数据元素下,知道具体的数值后,一大批一大批相同的数据元素组成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集合,他们有相同的取值范围,有相同的数据项,有相同的数据特征,这样的集合就称为一个数据对象。例如一个妹子的三围参数以及电话号码为一个数据元素,所有妹子的三围参数和电话号码组成一个集合(此部分适合男性程序员,自己脑补!),这个集合就叫做数据对象。再总结:
本Markdown编辑器使用[StackEdit][6]修改而来,用它客,将会带来全新的体验哦:
四、小结
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三个概念是层层递进、层层具体的概念,一起统一起来理解能够把概念打包,分门别类,把概念理解得更专业。
写得不好哈,欢迎大家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