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布局方案(block+flex)

微信小程序 View 支持两种布局方式:Block 和 Flex

所有 View 默认都是 block

要使用 flex 布局的话需要显式的声明(给父元素):

display:flex;

下面就来介绍下微信小程序的 Flex 布局

先做一个简单的 demo

  <view class="main">
    <view class="item item1">1</view>
    <view class="item item2">2</view>
    <view class="item item3">3</view>
  </view>

加上背景色能看的更清楚些

.main {
  width: 100%;
  background-color: antiquewhite;
}

.item {
  height: 100rpx;
  width: 100rpx;
}

.item1 {
  background-color: red;
}

.item2 {
  background-color: dodgerblue;
}

.item3 {
  background-color: greenyellow;
}

然后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给 .main (父元素)加上 display: flex 样式属性

好使用 flex 布局

  1. 首先是横向布局和竖向布局,要给父元素设置属性 flex-direction ,它有4个可选值:
  • row:从左到右的水平方向为主轴
  • row-reverse:从右到左的水平方向为主轴
  • column:从上到下的垂直方向为主轴
  • column-reverse:从下到上的垂直方向为主轴
    我们来看下设置 row 和 row-reverse 的区别:

row:

snip_20170213231727

row-reverse:

snip_20170213231803

  1. 然后我们要设置元素在横向上的布局方向,需要设置 justify-content 属性,它有5个值可选:
  • flex-start:主轴起点对齐(默认值)
    image

  • flex-end:主轴结束点对齐
    image

  • center:在主轴中居中对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 pace-between:两端对齐,除了两端的子元素分别靠向两端的容器之外,其他子元素之间的间隔都相等
image

  • space-around:每个子元素之间的距离相等,两端的子元素距离容器的距离也和其它子元素之间的距离相同
    image
  1. 然后我们要设置元素在纵向上的布局方向,需要设置 align-items 属性,它有5个值可选:
  • stretch 填充整个容器(默认值)
    image

  • flex-start 侧轴的起点对齐 (这里我们手动设置下子 view 的高度,来看的明显一些)
    image

  • flex-end 侧轴的终点对齐
    image

  • center 在侧轴中居中对齐
    image

  • baseline 以子元素的第一行文字对齐
    image
    子 View 还有个属性 align-self,可以覆盖父元素的 align-items 属性,它有6个值可选:auto | flex-start | flex-end | center | baseline | stretch (auto 为继承父元素 align-items 属性,其他和 align-items 一致)
    比如上面最后一个 baseline 的例子,我们把 item3 设置 align-self:flex-end;
    就成了这个样子:
    image

  1. 此外还有 flex-wrap 属性,用于控制子 View 是否换行,有3个值可选:
  • nowrap:不换行(默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wrap:换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wrap-reverse:换行,第一行在最下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还有子 View 有个 order 属性,可以控制子元素的排列顺序,默认为0。
    比如还是上面那个例子,我们把 item3 设置 order:-1; 可以把 item3 排在前面
    image

flex 常用布局就这些

写微信小程序的可以试试

http://blog.youkuaiyun.com/methods2011/article/details/8584463 Java中的继承与静态static等的执行先后顺序的面试题 java面试题静态加载顺序构造方法 继承与static 面试题目如下:请写出程序执行完成之后的结果。 package extend; public class X { Y y=new Y(); static{ System.out.println("tttt"); } X(){ System.out.println("X");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Z(); } } class Y{ Y(){ System.out.println("Y"); } } class Z extends X{ Y y=new Y(); static{ System.out.println("tt"); } Z(){ System.out.println("Z"); } } 先不告诉最后结果,我们先来分析下。一步一步推出结果。 1.首先分析一段程序的执行后的结果,我们得先找到程序的入口,然后才能着手分析。 也就是main()方法。 2.我们发现main()方法在X中,要执行main()方法,还得先将X加载到内存中。 3.X加载完成后,会做什么事情呢?别急,先来看看static的作用,不知道吧。告诉你:static就是在被第一次加载的时候执行,以后就不再执行。 4.知道了static的作用,那么X被加载,那么就会先执行X的静态属性和静态语句块(static),执行先后顺序看谁在前面就先执行谁。只在此时执行,以后都不会。 5.所以一个输出结果为tttt,没问题了吧。 6.X的static语句块执行完了,就该执行main()方法啦。 7.new Z();此方法被执行。 8.既然new Z();那么Z就要被加载。因为Z继承X。所以必须先加载X才行。因为X已经被加载。所以此时不用再加载X了。Z加载好了就要执行Z的static语句块 9.那么就会打印出tt了吧。 10.都加在完后就要实例化对象了。 11.实例化Z之前,还得先实例化X对吧。因为子构造方法都会调用父构造方法。 12.那就先实例化X吧。 13.执行X方法前还得先初始化对不。也就是获取所有属性。那么X属性Y就会获取。 14.即X的Y y=new Y();要被执行。也就是会打印Y。 15.接着执行System.out.println("X"); 16.然后就是执行Z的构造方法 17.同样先获取Z的属性Y y=new Y();打印Y。 18.再执行System.out.println("Z");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了。现在知道结果了吧: tttt tt Y X Y Z http://snow4909.diandian.com/post/2013-02-17/40049419937 记住,面试有可能会标出一些语句的,让你选择这些语句的执行顺序。不过只要知道原理,就没什么难的了。 执行先后顺序: 1、加载到内存时static 加载进内润 2、调用构造方法时先调用父构造方法,在调用子构造方法 3、初始化时,先初始化属性成员,在执行构造方法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