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装mysql

安装Mysql
1、下载MySQL的安装文件
安装MySQL需要下面两个文件:
MySQL-server-5.1.7-0.i386.rpm

下载地址为:http://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5.1.html,打开此网页,下拉网页找到“Linuxx86 generic RPM (statically linked against glibc 2.2.5)downloads项,找到“Server”和“Clientprograms”项,下载需要的上述两个rpm文件。
2、安装
MySQL
rpm 文件是Red Hat公司开发的软件安装包,rpm可让Linux在安装软件包时免除许多复杂的手续。该命令在安装时常用的参数是–ivh,其中i表示将安装指定的rmp软件包,V表示安装时的详细信息,h表示在安装期间出现“#”符号来显示目前的安装过程。这个符号将持续到安装完成后才停止。

1)安装服务器端

在有两个rmp文件的目录下运行如下命令:

[root@test1 local]# rpm -ivh
MySQL-server-5.1.7-0.i386.rpm
MySQL-client-5.1.7-0.i386.rpm 
提醒:
如果出现如下
error: Failed dependencies:
       perl(DBI) is needed by MySQL-server-5.1.16-0.glibc23.i386
请使用
yum install perl-DBI安装一下即可,当然这要试不同的发行版而言的。
显示如下信息。
warning:
MySQL-server-5.1.7-0.i386.rpm
signature: NOKEY, key ID 5072e1f5
  Preparing...       ###########################################[100%]
1:MySQL-server     ###########################################[100%]
。。。。。。(省略显示)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new-password'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h test1 password 'new-password'
。。。。。。(省略显示)
Starting mysqld daemon with databases from /var/lib/mysql
如出现如上信息,服务端安装完毕。测试是否成功可运行netstat看Mysql端口是否打开,如打开表示服务已经启动,安装成功。Mysql默认的端口是3306。
[root@test1 local]# netstat -nat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0.0.0.0:3306     0.0.0.0:*      LISTEN   
上面显示可以看出MySQL服务已经启动。
2)安装客户端
运行如下命令:
[root@test1 local]# rpm -ivh
MySQL-client-5.1.7-0.i386.rpm
   warning:MySQL-client-5.1.7-0.i386.rpm: V3 DSA signature:NOKEY, key ID 5072e1f5
  Preparing...    ###########################################[100%]
1:MySQL-client  ###########################################[100%]
显示安装完毕。
用下面的命令连接mysql,测试是否成功。
三、登录MySQL

登录MySQL的命令是mysql, mysql 的使用语法如下:
mysql [-u username] [-h host] [-p[password]] [dbname]
username 与 password 分别是 MySQL的用户名与密码,mysql的初始管理帐号是root,没有密码,注意:这个root用户不是Linux的系统用户。MySQL默认用户是root,由于初始没有密码,第一次进时只需键入mysql即可。
[root@test1 local]# mysql
Welcome to the MySQL monitor. Commands end with ; or \g.
Your MySQL connection id is 1 to server version:4.0.16-standard
Type 'help;' or '\h' for help. Type '\c' to clear the buffer.
mysql>
出现了“mysql>”提示符,恭喜你,安装成功!
增加了密码后的登录格式如下:
mysql -u root -p
Enter password: (输入密码)
其中-u后跟的是用户名,-p要求输入密码,回车后在输入密码处输入密码。

注意:这个mysql文件在/usr/bin目录下,与后面讲的启动文件/etc/init.d/mysql不是一个文件。

四、MySQL的几个重要目录

MySQL 安装完成后不象SQLServer默认安装在一个目录,它的数据库文件、配置文件和命令文件分别在不同的目录,了解这些目录非常重要,尤其对于Linux的初学者,因为Linux本身的目录结构就比较复杂,如果搞不清楚MySQL的安装目录那就无从谈起深入学习。

下面就介绍一下这几个目录。

1、数据库目录
/var/lib/mysql/

2、配置文件
/usr/share/mysql(mysql.server命令及配置文件)

3、相关命令
/usr/bin(mysqladmin mysqldump等命令)

4、启动脚本
/etc/rc.d/init.d/(启动脚本文件mysql的目录)
五、修改登录密码

MySQL默认没有密码,安装完毕增加密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命令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new-password'
格式:mysqladmin -u用户名 -p旧密码 password 新密码

2、例子
例1:给root加个密码123456。
键入以下命令 :
[root@test1 local]#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123456
注:因为开始时root没有密码,所以-p旧密码一项就可以省略了。

3、测试是否修改成功
1)不用密码登录
[root@test1 local]# mysql
ERROR 1045: Access denied for user: 'root@localhost' (Usingpassword: NO)
显示错误,说明密码已经修改。
2)用修改后的密码登录
[root@test1 local]# mysql -u root -p
Enter password: (输入修改后的密码123456)
Welcome to the MySQL monitor. Commands end with ; or \g.
Your MySQL connection id is 4 to server version:4.0.16-standard
Type 'help;' or '\h' for help. Type '\c' to clear the buffer.
mysql>
成功!
这是通过mysqladmin命令修改口令,也可通过修改库来更改口令。

六、启动与停止

1、启动
MySQL安装完成后启动文件mysql在/etc/init.d目录下,在需要启动时运行下面命令即可。
[root@test1 init.d]# /etc/init.d/mysql start

2、停止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

3、自动启动
1)察看mysql是否在自动启动列表中
[root@test1 local]# /sbin/chkconfig --list
2)把MySQL添加到你系统的启动服务组里面去
[root@test1 local]# /sbin/chkconfig –- add mysql
3)把MySQL从启动服务组里面删除。
[root@test1 local]# /sbin/chkconfig –-del mysql
七、更改MySQL目录

MySQL默认的数据文件存储目录为/var/lib/mysql。假如要把目录移到/home/data下需要进行下面几步:

1、home目录下建立data目录
cd /home
mkdir data

2、把MySQL服务进程停掉:
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

3、把/var/lib/mysql整个目录移到/home/data
mv /var/lib/mysql /home/data/
这样就把MySQL的数据文件移动到了/home/data/mysql下

4、找到my.cnf配置文件
如果/etc/目录下没有my.cnf配置文件,请到/usr/share/mysql/下找到*.cnf文件,拷贝其中一个到/etc/并改名为my.cnf)中。命令如下:
[root@test1 mysql]# cp/usr/share/mysql/my-medium.cnf /etc/my.cnf

5、编辑MySQL的配置文件/etc/my.cnf
为保证MySQL能够正常工作,需要指明mysql.sock文件的产生位置。修改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一行中等号右边的值为:/home/mysql/mysql.sock。操作如下:
vi  my.cnf    (用vi工具编辑my.cnf文件,找到下列数据修改之)
# The MySQL server
[mysqld]
port   = 3306
#socket  = /var/lib/mysql/mysql.sock(原内容,为了更稳妥用“#”注释此行)
socket  = /home/data/mysql/mysql.sock   (加上此行)

6、修改MySQL启动脚本/etc/rc.d/init.d/mysql
最后,需要修改MySQL启动脚本/etc/rc.d/init.d/mysql,把其中datadir=/var/lib/mysql一行中,等号右边的路径改成你现在的实际存放路径:home/data/mysql。
[root@test1 etc]# vi /etc/rc.d/init.d/mysql
#datadir=/var/lib/mysql    (注释此行)
datadir=/home/data/mysql   (加上此行)

7、重新启动MySQL服务
/etc/rc.d/init.d/mysql start
或用reboot命令重启Linux
如果工作正常移动就成功了,否则对照前面的7步再检查一下。

八、MySQL的常用操作

注意:MySQL中每个命令后都要以分号;结尾。

1、显示数据库
mysql> show databases;
+----------+
| Database |
+----------+
| mysql  |
| test   |
+----------+
2 rows in set (0.04 sec)
Mysql刚安装完有两个数据库:mysql和test。mysql库非常重要,它里面有MySQL的系统信息,我们改密码和新增用户,实际上就是用这个库中的相关表进行操作。

2、显示数据库中的表
mysql> use mysql; (打开库,对每个库进行操作就要打开此库,类似于foxpro)
Database changed

mysql> show tables;
+-----------------+
| Tables_in_mysql |
+-----------------+
| columns_priv  |
| db       |
| func      |
| host      |
| tables_priv   |
| user      |
+-----------------+
6 rows in set (0.01 sec)

3、显示数据表的结构:
describe 表名;

4、显示表中的记录:
select * from 表名;
例如:显示mysql库中user表中的纪录。所有能对MySQL用户操作的用户都在此表中。
Select * from user;

5、建库:
create database 库名;
例如:创建一个名字位aaa的库
mysql> create databases aaa;
6、建表:
use 库名;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设定列表);
例如:在刚创建的aaa库中建立表name,表中有id(序号,自动增长),xm(姓名),xb(性别),csny(出身年月)四个字段
use aaa;
mysql> create table name (id int(3) auto_incrementnot null primary key, xm char(8),xb char(2),csny date);
可以用describe命令察看刚建立的表结构。
mysql> describe name;

+-------+---------+------+-----+---------+----------------+
|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
| id  | int(3) |   | PRI | NULL  | auto_increment |
| xm  | char(8) | YES |   | NULL  |        |
| xb  | char(2) | YES |   | NULL  |        |
| csny | date  | YES |   | NULL  |        |
+-------+---------+------+-----+---------+----------------+

7、增加记录
例如:增加几条相关纪录。
mysql> insert into namevalues('','张三','男','1971-10-01');
mysql> insert into namevalues('','白云','女','1972-05-20');
可用select命令来验证结果。
mysql> select * from name;
+----+------+------+------------+
| id | xm  | xb  | csny    |
+----+------+------+------------+
| 1 | 张三 | 男  | 1971-10-01 |
| 2 | 白云 | 女  | 1972-05-20 |
+----+------+------+------------+

8、修改纪录
例如:将张三的出生年月改为1971-01-10
mysql> update name set csny='1971-01-10' wherexm='张三';

9、删除纪录
例如:删除张三的纪录。
mysql> delete from name where xm='张三';

10、删库和删表
drop database 库名;
drop table 表名;

九、增加MySQL用户

格式:grant select on 数据库.* to 用户名@登录主机 identified by "密码"
例1、增加一个用户user_1密码为123,让他可以在任何主机上登录,并对所有数据库有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的权限。首先用以root用户连入MySQL,然后键入以下命令:

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 touser_1@"%" Identified by "123";
例1增加的用户是十分危险的,如果知道了user_1的密码,那么他就可以在网上的任何一台电脑上登录你的MySQL数据库并对你的数据为所欲为了,解决办法见例2。

例2、增加一个用户user_2密码为123,让此用户只可以在localhost上登录,并可以对数据库aaa进行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的操作(localhost指本地主机,即MySQL数据库所在的那台主机),这样用户即使用知道user_2的密码,他也无法从网上直接访问数据库,只能通过MYSQL主机来操作aaa库。

mysql>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aaa.* touser_2@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

用新增的用户如果登录不了MySQL,在登录时用如下命令:

mysql -u user_1 -p -h 192.168.113.50 (-h后跟的是要登录主机的ip地址)

十、备份与恢复

1、备份

例如:将上例创建的aaa库备份到文件back_aaa中

[root@test1 root]#cd /home/data/mysql (进入到库目录,本例库已由val/lib/mysql转到/home/data/mysql,见上述第七部分内容)
[root@test1 mysql]# mysqldump -u root -p --opt aaa >back_aaa

2、恢复

[root@test mysql]# mysql -u root -p ccc <back_aaa
十一 修改mysql密码
方法1
[root@test1 root]# mysql-u root -p
#请输入你的mysql密码,默认的这空
Enter password:
#执行如下的语句
mysql>set password for`root`@`localhost`=password("your new password");
方法2
mysqladmin -u root -p passwordmypasswd
输入这个命令后,需要输入root的原密码,然后root的密码将改为mypasswd。
把命令里的root改为你的用户名,你就可以改你自己的密码了。
增加用户,授于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primadbadmin@localhost
     IDENTIFIED BY 'AU6788aKADG' WITH GRANT OPTION;
GRANTALL PRIVILEGES ON *.* TO monty@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omething’ WITH GRANT OPTION;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monty@"%"
      IDENTIFIED BY ’something’ WITH GRANT OPTION;
可以用GRANT命令,格式∶

GRANT 权限 ON 库名.表名 TO 新用户名@主机名 IDENTIFIED BY ‘密码‘;

常用mysql数据库操作命令总结 一、连接MySQL:

格式: mysql -h主机地址 -u用户名 -p用户密码
1、例1:连接到本机上的MYSQL。
首先在打开DOS窗口,然后进入目录 mysqlbin,再键入命令mysql -uroot -p,回车后提示你输密
码,如果刚安装好MYSQL,超级用户root是没有密码的,故直接回车即可进入到MYSQL中了,MYSQL
的提示符是:mysql>
2、例2:连接到远程主机上的MYSQL。假设远程主机的IP为:110.110.110.110,用户名为root,密
码为abcd123。则键入以下命令:
mysql -h110.110.110.110 -uroot -pabcd123
(注:u与root可以不用加空格,其它也一样)
3、退出MYSQL命令: exit (回车)

二、修改密码:

格式:mysqladmin -u用户名 -p旧密码 password 新密码
1、例1:给root加个密码ab12。首先在DOS下进入目录mysqlbin,然后键入以下命令
mysqladmin -uroot -password ab12
注:因为开始时root没有密码,所以-p旧密码一项就可以省略了。
2、例2:再将root的密码改为djg345。
mysqladmin -uroot -pab12 password djg345

三、增加新用户:(注意:和上面不同,下面的因为是MYSQL环境中的命令,所以后面都带一个分
号作为命令结束符)

格式:grant select on 数据库.* to 用户名@登录主机 identified by "密码"
例1、增加一个用户test1密码为abc,让他可以在任何主机上登录,并对所有数据库有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的权限。首先用以root用户连入MYSQL,然后键入以下命令: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 to test1@"%" Identified by"abc";
但例1增加的用户是十分危险的,你想如某个人知道test1的密码,那么他就可以在internet上的任何一台电脑上登录你的mysql数据库并对你的数据可以为所欲为了,解决办法见例2。
例 2、增加一个用户test2密码为abc,让他只可以在localhost上登录,并可以对数据库mydb进行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的操作(localhost指本地主机,即MYSQL数据库所在的那台主机),这样用户即使用知道test2的密码,他也无法从internet上直接访问数据库,只能通过MYSQL主机上的web页来访问了。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mydb.* to test2@localhostidentified by "abc";
如果你不想test2有密码,可以再打一个命令将密码消掉。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mydb.* to test2@localhostidentified by "";

例3、增加一个www用户,对www数据库有完全控制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www.* to www@localhost identified by“wwwpass”;
如果把localhost改成%则用户可在任意主机上访问数据库注意要加“” 。
即:Grant all privileges on www.* to www@“%” identified by“wwwpass”;

四、显示命令

1、显示数据库列表:
show databases;
刚开始时才两个数据库:mysql和test。mysql库很重要它里面有MYSQL的系统信息,我们改密码和
新增用户,实际上就是用这个库进行操作。
2、显示库中的数据表:
use mysql; //打开库,学过FOXBASE的一定不会陌生吧
show tables;
3、显示数据表的结构:
describe 表名;
4、建库:
create database 库名;
5、建表:
use 库名;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设定列表);
6、删库和删表:
drop database 库名;
drop table 表名;
7、将表中记录清空:
delete from 表名;
8、显示表中的记录:
select * from 表名;

五、一个建库和建表以及插入数据的实例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create database school; //建立库SCHOOL
use school; //打开库SCHOOL
create table teacher //建立表TEACHER
(
id int(3) auto_increment not null primary key,//id设置为主关键字,并自动设值,也就是
添加的时候,你不必向ID字段写内容
name char(10) not null,
address varchar(50) default '深圳', //设置默值为深圳
year date
); //建表结束

//以下为插入字段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glchengang','深圳一中','1976-10-10');//ID不用写内容
insert into teacher values('','jack','深圳一中','1975-12-23');


六 、修改数据库结构

1、增加字段
alter table dbname add column<字段名><字段选项>
2、修改字段
alter table dbname change <旧字段名><新字段名><选项>
3、删除字段
alter table dbname drop column<字段名> 
4.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jsxt rename as jsxt_tmp;
alter table article add primary key (id);
alter table article modify id int(10) auto_increment;

LOAD DATA INFILE "/home/mark/data.sql" INTO TABLE orders;
简单的讲,这样将会把文件data.sql中的内容导入到表Orders中,如mysqlimport工具一样,这个
命令也

有一些可以选择的参数。比如您需要把自己的电脑上的数据导入到远程的数据库服务器中,您可以
使用下

面的命令:
LOAD DATA LOCAL INFILE "C:\MyDocs\SQL.txt" INTO TABLE orders;

mysqldump –p 库名 表名 >MeetAGeek_Orders.txt

mysql -u -p 库名 <*.sql   //导入*.SQL的数据
mysqladmin -u -p 库名
标题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对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1.3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总结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相关理论,包括系统架构、开发技术等。2.1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介绍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2.2SpringBoot开发框架理论阐述SpringBoot框架的特点、优势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2.3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理论介绍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管理系统。2.4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理论讨论网络安全威胁、数据保护技术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第3章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3.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划分系统功能模块,如用户管理、挂号管理、医生排班等。3.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确定字段类型、主键及外键关系。3.3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提升用户体验。3.4系统安全设计阐述系统安全策略,包括用户认证、数据加密等。第4章系统实现与测试介绍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编码、测试及优化等。4.1系统编码实现采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系统编码实现。4.2系统测试方法介绍系统测试的方法、步骤及测试用例设计。4.3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并提出优化建议。4.4系统优化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系统性能。第5章研究结果呈现系统实现后的效果,包括功能实现、性能提升等。5.1系统功能实现效果展示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效果,如挂号成功界面等。5.2系统性能提升效果对比优化前后的系统性能
在金融行业中,对信用风险的判断是核心环节之一,其结果对机构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策略有直接影响。本文将围绕如何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尤其是Sklearn工具包,建立用于判断信用状况的预测系统。文中将涵盖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等常见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流程进行说明。 一、机器学习基本概念 机器学习属于人工智能的子领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数据自动学习规律,而非依赖人工设定规则。在信贷分析中,该技术可用于挖掘历史数据中的潜在规律,进而对未来的信用表现进行预测。 二、Sklearn工具包概述 Sklearn(Scikit-learn)是Python语言中广泛使用的机器学习模块,提供多种数据处理和建模功能。它简化了数据清洗、特征提取、模型构建、验证与优化等流程,是数据科学项目中的常用工具。 三、逻辑回归模型 逻辑回归是一种常用于分类任务的线性模型,特别适用于二类问题。在信用评估中,该模型可用于判断借款人是否可能违约。其通过逻辑函数将输出映射为0到1之间的概率值,从而表示违约的可能性。 四、支持向量机模型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用于监督学习的算法,适用于数据维度高、样本量小的情况。在信用分析中,该方法能够通过寻找最佳分割面,区分违约与非违约客户。通过选用不同核函数,可应对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提升预测精度。 五、数据预处理步骤 在建模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与转换,包括处理缺失值、识别异常点、标准化数值、筛选有效特征等。对于信用评分,常见的输入变量包括收入水平、负债比例、信用历史记录、职业稳定性等。预处理有助于减少噪声干扰,增强模型的适应性。 六、模型构建与验证 借助Sklearn,可以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通过交叉验证调整参数以提升模型性能。常用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以及AUC-ROC曲线。在处理不平衡数据时,更应关注模型的召回率与特异性。 七、集成学习方法 为提升模型预测能力,可采用集成策略,如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这有助于降低单一模型的偏差与方差,增强整体预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综上,基于机器学习的信用评估系统可通过Sklearn中的多种算法,结合合理的数据处理与模型优化,实现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精准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持续调整模型以适应市场变化,保障预测结果的长期有效性。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