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应用部署与现场更新指南
1. 设备制造阶段的部署步骤
在设备制造过程中,遵循特定的策略进行应用部署,步骤如下:
1. 通过JTAG端口加载全功能引导加载程序 :在设计电路板时,电气工程师会将JTAG线路引出到制造过程中易于访问的位置。根据设备的不同,JTAG连接器可能是电路板上的触点、插针式接头或其他连接方式。电气工程师会与制造工程师合作,为预期的制造过程设计合适的连接方式。
2. 使用全功能引导加载程序获取低功能引导加载程序、根文件系统和内核 :在制造期间,加载全功能引导加载程序,其任务是将运行在电路板上的Linux发行版及其应用程序加载并写入闪存。如果这些程序要通过串行或以太网连接下载,电气工程师会在电路板上制作带有相应接口引脚的接头。
3. 重置生产引导参数 。
4. 更改参数和配置,使电路板准备好引导部署系统 。
使用这种编程方法的设备通常需要连接跳线,以确保端口在电气层面正常工作,从而增加现场重新编程的难度。其他设备则有制造系统用于编程的接触点,这也使得在现场连接导线变得困难。
2. 编程熔丝
一些电路板(或电路板上使用的组件)具有低功率熔丝,编程完成后会熔断。这意味着在电气层面上,设备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显然,编程熔丝是在软件写入设备后熔断的。虽然拥有这样的功能并非必需,但它确实增加了一层软件无法提供的保护。在某些闪存部件中,编程熔丝是芯片的一部分:如果熔丝位于电路板上,即使是有冒险精神的用户使用烙铁也无法绕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