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型反向散射通信:挑战与应用
1. 反向散射通信简介
反向散射通信是物联网(IoT)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它能为超低功耗传感器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射频识别(RFID)是全球广泛使用且最流行的反向散射通信方式。
1.1 RFID 的历史
- 二战时期 :1935 年,罗伯特·亚历山大·沃森 - 瓦特爵士发现雷达,广泛应用于美、英、德军队。但雷达无法区分敌我飞机,后来德国人发现飞机滑行会改变反射信号,英国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敌我识别(IFF)系统。
- 1945 年 :列昂·特雷门受启发开发了类似 RFID 技术的苏联间谍工具“那个东西”,它能将周围音频传回苏联,且无需电池或电线,在大使书房隐藏了七年。
- 1973 年 :马里奥·W·卡杜洛获得首个 RFID 专利,创建了使用可重写内存的有源 RFID 标签系统;同年,查尔斯·沃尔顿也获得相关专利。
- 1999 年 :开始制定相关标准。
- 如今 :RFID 已应用于智能家居、移动物流等领域。
1.2 普及型反向散射通信的基本概念
普及型反向散射通信强调通信应无缝融入周围环境,创建不仅能感知我们存在,还能响应我们需求的环境。它通过创新技术和智能系统,增强人类交互、促进协作,实现物理和数字领域的和谐融合。
1.3 普及型反向散射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