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顺序表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顺序表是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的一种存储结构。
2.特点: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其物理次序也是相邻的。
二.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1.顺序表的初始化
所谓顺序表的初始化就是构造一个空的顺序表。顺序表中的元素是在内存中连续存储的,因此构造顺序表需要为其分配一块连续的空间,在这里可以使用动态分配的形式来开辟一块存储空间,这种方式可有效的利用内存,当不需要该线性表时,可由程序员手动释放。
使用malloc()函数进行内存分配,当分配失败时其返回值为一个空指针NULL;分配成功则返回该这块内存的首地址(基地址)。因此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指针变量来保存该地址。
当我们想要知道表是否为空或是否为满时,我们需要用当前元素的个数和元素总个数进行比较(元素总个数可以计算也可以已知),因此需要一个变量来保存我们顺序表当前元素的个数,另一个变量保存顺序表总长度(这个是非必须的)。
代码如下所示:
//定义一个新的数据类型struct book作为顺序表每个元素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book
{
int num; //图书号码
char bookName[50]; //图书名称
double bookPrice; //图书价格
}BOOK; //BOOK等价于struct book
//构造出用顺序表这种存储结构需要的一些参数
typedef struct sqList
{
BOOK* pArr; //存储空间的基地址(pArr指向首元素)
int length; //顺序表中当前元素的个数
int len; //循序表能储存元素的最大个数
}SQ, * PSQ; //SQ等价于struct sqList,PSQ等价于struct sqList*
//初始化顺序表
void Ini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