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 2021 省 AB] 砝码称重(C++,01背包可行性)
题目描述
你有一架天平和 N N N 个砝码, 这 N N N 个砝码重量依次是 W 1 , W 2 , ⋯ , W N W_{1}, W_{2}, \cdots, W_{N} W1,W2,⋯,WN 。 请你计算一共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的重量?
注意砝码可以放在天平两边。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 N N N 。
第二行包含 N N N 个整数: W 1 , W 2 , W 3 , ⋯ , W N W_{1}, W_{2}, W_{3}, \cdots, W_{N} W1,W2,W3,⋯,WN 。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代表答案。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3
1 4 6
样例输出 #1
10
提示
【样例说明】
能称出的 10 种重量是: 1 、 2 、 3 、 4 、 5 、 6 、 7 、 9 、 10 、 11 1 、 2 、 3 、 4 、 5 、 6 、 7 、 9 、 10 、 11 1、2、3、4、5、6、7、9、10、11 。
1 = 1 2 = 6 − 4 ( 天平一边放 6 , 另一边放 4) 3 = 4 − 1 4 = 4 5 = 6 − 1 6 = 6 7 = 1 + 6 9 = 4 + 6 − 1 10 = 4 + 6 11 = 1 + 4 + 6 \begin{aligned} &1=1 \\ &2=6-4(\text { 天平一边放 } 6, \text { 另一边放 4) } \\ &3=4-1 \\ &4=4 \\ &5=6-1 \\ &6=6 \\ &7=1+6 \\ &9=4+6-1 \\ &10=4+6 \\ &11=1+4+6 \end{aligned} 1=12=6−4( 天平一边放 6, 另一边放 4) 3=4−14=45=6−16=67=1+69=4+6−110=4+611=1+4+6
【评测用例规模与约定】
对于 50 % 50 \% 50% 的评测用例, 1 ≤ N ≤ 15 1 \leq N \leq 15 1≤N≤15 。
对于所有评测用例, 1 ≤ N ≤ 100 , N 1 \leq N \leq 100, N 1≤N≤100,N 个砝码总重不超过 1 0 5 10^5 105。
蓝桥杯 2021 第一轮省赛 A 组 F 题(B 组 G 题)。
解题思路:
对于任意一个砝码,有三种情况:
1)不放
2)放左侧(与物品同侧)
3)放右侧(与物品异侧)
我们从n
号砝码开始,遍历每一种情况,也就是暴力搜索DFS
void dfs(int i, int sum) {//前i号物品
if (i == 0) {
if (sum > 0) {
if (!book[sum]) {
ans++;
book[sum] = true;
}
}
return;
}
dfs(i - 1, sum);//不选
dfs(i - 1, sum - w[i]);//选,左侧
dfs(i - 1, sum + w[i]);//选,右侧
}
接下来进行时间优化,最容易想到的是记忆
记忆策略:i
和sum
相同,停止搜索直接return
(剪枝)
因为sum < 0
会发生数组越界,所以初始调用dfs(n, max_w)
,加上一个偏移量即可
void dfs(int i, int sum) {//前i号物品
if (book[i][sum]) return;
book[i][sum] = true;
if (i == 0) {
if (sum > max_w) ans++;
return;
}
dfs(i - 1, sum);//不选
dfs(i - 1, sum - w[i]);//选,左侧
dfs(i - 1, sum + w[i]);//选,右侧
}
对于本题的数据,加上记忆之后的代码已经够用了,但是我们仍可以进一步优化
方法仍然是背包问题中常见的动态规划
实际上动态规划和暴力搜索一样是遍历每一种情况,不同在于动态规划对每一种情形只遍历一次,不会重复(从这个意义上讲,与记忆化搜索一致)
原因是不同于暴力DFS
自顶向下搜索最终结果,DP
从底层的结果出发逐级递归推导
而要想从底层的结果推导出上层的结果,有两个前提条件:(1)最优子结构;(2)无后效性
大致意思就是对于一个复杂的结构,可以找到它的一个简单的子结构(就像树和子树的关系),然后找出子结构的最优解,并且之后的选择如何不会影响已推导出的最优解
从当前写出来的记忆化搜索不能直观的看出如何动态规划,所以我们修改一下,尝试理解下面的代码
void dfs(int i, int sum) {//前i号物品
book[sum] = true;
if (i == 0) return;
dfs(i - 1, sum);//不选
dfs(i - 1, sum - w[i]);//选,左侧
dfs(i - 1, sum + w[i]);//选,右侧
}
假设我们现在搜索过了所有的砝码,那么最后输出答案的步骤如下
dfs(n, sum);//加上偏移量sum,防止数组越界
for (int i = sum + 1; i <= 2 * sum; i++) ans += book[i];
cout << ans;
并不难懂吧qwq
我们现在再增加一个重量为w
的砝码,之前已经形成的结果不会受我们如何添加这个砝码的影响,这就是无后效性
我们用来存储结果的book
数组,就是最优子结构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每一个为元素做如下尝试
new_book[i - w] = book[i];//放左边
new_book[i + w] = book[i];//放右边
new_book[i] = book[i];//不放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再增加一个砝码后的方案数
但是这样有三条语句,我们把它们合并为一条
new_book[i] = book[i - w] || book[i] || book[i + w];
虽然写法不一样,但是效果是一样的
理解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将我们的代码改进为动态规划的模式了
//01背包可行性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_n = 100;
const int max_w = 1e5;
int w[max_n + 1] = { 0 };//砝码
bool book[max_n + 1][2 * max_w + 1] = { false };//滚动数组
int ans = 0;
int main() {
int n, sum = 0;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
cin >> w[i];
sum += w[i];
}
book[0][sum] = true;//初始化,没有砝码的时候自然只有0一种情况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2 * sum; j++) {
book[i][j] = (book[i - 1][j]) || //不选
(j - w[i] >= 0 && book[i - 1][j - w[i]]) || //防止数组左越界 && 选,左侧
(j + w[i] <= 2 * sum && book[i - 1][j + w[i]]);//防止数组右越界 && 选,右侧
}
}
for (int i = sum + 1; i <= 2 * sum; i++) ans += book[n][i];
cout << ans;
return 0;
}
接下来,就是背包问题中很常见的滚动数组了,利用i % 2
的性质把数组压缩到二维
AC代码如下
//01背包可行性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_n = 100;
const int max_w = 1e5;
int w[max_n + 1] = { 0 };//砝码
bool book[2][2 * max_w + 1] = { false };//滚动数组
int ans = 0;
int main() {
int n, sum = 0;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
cin >> w[i];
sum += w[i];
}
book[0][sum] = true;//初始化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2 * sum; j++) {
book[i % 2][j] = (book[(i - 1) % 2][j]) || //不选
(j - w[i] >= 0 && book[(i - 1) % 2][j - w[i]]) || //选,左侧
(j + w[i] <= 2 * sum && book[(i - 1) % 2][j + w[i]]);//选,右侧
}
}
for (int i = sum + 1; i <= 2 * sum; i++) ans += book[n % 2][i];
cout << ans;
return 0;
}
这样就从递归时的 132 132 132ms -> 动态规划时的 88 88 88ms
2023-1-12 博客发布
2023-3-10 改进了动态规划的理解和说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