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6)
- 问答 (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笔记版)第六弹 应用层
尽管我们将这13个根域名服务器中的每一个都视为单个的服务器,但“每台服务器”实际上是由许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构成的服务器群集。许多用户主机在启动时从本地域名服务器下载域名和IP地址的全部数据库,维护存放自己最近使用的域名的高速缓存,并且只在从缓存中找不到域名时才向域名服务器查询。基于P2P的应用是服务分散型的,因为服务不是集中在少数几个服务器计算机中,而是分散在大量对等计算机中,这些计算机并不为服务提供商所有,而是为个人控制的桌面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它们通常位于住宅、校园和办公室中。
2024-06-21 22:06:55
897
原创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笔记版)第五弹 运输层
由于TCP的下层是互联网环境,发送的报文段可能只经过一个高速率的局域网,也可能经过多个低速率的网络,并且每个IP数据报所选择的路由还可能不同。因此在原来得出的重传时间内,不会收到确认报文段。确认号字段的值用来指出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载荷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同时也是对之前收到的所有数据的确认。另外,TCP客户进程在发送完最后一个TCP确认报文段后,再经过2MSL时长,就可以使本次连接持续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这样就可以使下一个新的TCP连接中,不会出现旧连接中的报文段。
2024-06-20 10:01:04
682
原创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笔记版)第四弹 网络层
每个分组的首部必须携带目的主机的完整地址;可以看出采用正常的子网掩码进行子网划分,只能划分出2的n次方个子网,其中n是从主机号部分借用的用来作为子网号的比特数量,每个子网所分配的ip地址数量相同,容易造成ip地址的浪费,例如图中的网络5只需要4个ip地址,但是我们只能给他分配32个ip地址,这样就造成了ip地址的严重浪费。(为了将重点放在TCP/IP协议栈的网际层发送和转发IP数据报的过程上,在之后的举例中忽略使用ARP协议来获取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接口的MAC地址的过程以及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的过程)
2024-06-18 20:14:00
1531
1
原创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笔记版) 第三弹 数据链路层
截止到计时器超时,发送方只收到0-3号帧的确认,而发送方之前已发送0-7号帧,因此应该从4号帧开始重传,即重传之前已经发送过的4.5.6.7号帧,共计重传4个帧。接收方的数据链路层,从物理层交付的比特流中提取帧时,将帧的数据部分中的每5个连续的比特1后面的那个比特0剔除即可。因此以太网的帧长应该有其上限。引入: 假设主机B要给主机C发送数据包,主机B知道主机C的IP地址,但不知道它的MAC地址,因此,主机B的数据链路层在封装MAC帧时,无法填写目的MAC地址,进而也就无法构建出要发送的MAC帧。
2024-06-02 23:28:35
1983
原创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笔记版)第二弹 物理层
④异步传输:以字节为独立的传输单位,字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固定的,接收端仅在每个字节的起始处对字节内的比特实现同步。由于不同设备的时钟频率存在一定差异, 在传输大量数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判别时刻的累计误差(时钟误差累积)会导致接收端对比特信号的判别错位,因此需要采取方法使收发双方的时钟保持同步。总结:在信道带宽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奈氏准则和香农公式,要想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采用多元制(更好的调制方法) 和努力提高信道中的信噪比。接收端在每个比特信号的中间时刻进行检测,以判别接收到的是比特0还是比特1。
2024-05-28 01:00:08
1539
原创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笔记版)
通常我们把表示该消息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信息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首部中包含了分组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也可简称为"包",首部可称为"包头"。例如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为帧的"类型"字段,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为IP数据报首部中的"协议"字段,运输层的服务访问点为"端口号"注意:实体看得见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但并不知道实现该服务的具体协议,也就是说,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 的。
2024-05-27 14:51:58
933
5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