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外网穿透
1.1工作原理
frp 主要由两个组件组成:客户端和服务端。通常情况下,服务端部署在具有公网 IP 地址的机器上,而客户端部署在需要穿透的内网服务所在的机器上。
1.2服务端配置
创建目录并上传压缩包,这里演示使用的安装目录为:
cd /usr/local/frp
tar -zxvf frp_0.57.0_linux_amd64.tar.gz
cd frp_0.57.0_linux_amd64/
修改服务端配置文件 frps.toml
[common]
# 服务端和客户端的TCP通信端口, 建议1024以上端口
bind_port = 7000
# 客户端访问服务端的密码
token = abcdefg
# 服务端仪表盘的端口, 可以用浏览器访问查看
dashboard_port = 7500
# 服务端仪表盘的用户密码
dashboard_user = frp
dashboard_pwd = frp123
# 日志保存设定, 保存位置、保存时长
log_file = ./frps.log
log_level = info
log_max_days = 7
启动命令(如果启动失败,需要先设置防火墙开放端口)
./frps -c frps.toml &
查看下frp进程
启动成功可以去浏览器验证一下仪表盘页面
仪表盘访问地址:公网IP:[刚才配置的仪表盘端口]
至此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启动就完成了
1.3客户端(本地)配置
安装步骤与服务端基本相同,除最后一步修改文件不同
服务端修改的是frps.toml
客户端修改的是 frpc.toml
[common]
# 服务端公网IP
server_addr = [服务端公网IP]
# 客户端访问服务端的密码
token = abcdefg
# 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端口
server_port = 7000
[range:ssh]
# 指定TCP连接类型
type = tcp
# 客户端IP, 这里填本地IP就可以
local_ip = 127.0.0.1
# 当前设备开放的远程连接端口, 默认为22
local_port = 22
# 表示服务端的代理端口号
remote_port = 33022
# 是否加密
use_encryption = true
# 是否压缩
use_compression = false
此配置文件的意思是将服务端的33022端口代理到本地虚拟机80端口,也就是可以通过服务端的33022端口访问到本地虚拟机的80端口。
启动客户端
./frpc -c ./frpc.toml &
验证
新增一个将服务端的33022端口代理到本地虚拟机的22端口,也就是可以通过服务端的33022端口连接到本地虚拟机。
关注阿梓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