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表
1.列表的定义 - list
列表是python中的容器型数据类型,列表中的每个独立数据就是这个容器中的每个元素。列表是可变的、有序的。
score = [30,20,80,83,100,59]
空列表 - list1 =[]
2.获取列表中的个数
len(列表)
二、查 操作
1.查单个
列表[下标]- 获取列表中指定下标对应的元素
下标 - 下标又叫索引,下标就是列表中元素的位置信息。
列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两个下标值分别是:从前往后从0开始不断增加的下标值、从后往前-1开始不断减小的下标值。
注意:下标不能超过有效范围,不能越界
2.遍历 - 一个一个的将列表中的元素全部取一遍
1)方法一
for 元素 in 列表:
循环体
s = [78,19,80,92,99,45,67,87,49]
for x in s:
print(x)
2) 方法二
通过遍历下标来遍历列表
for x in range(len(列表))
print(x,s[x])
s = [78,19,80,92,99,45,67,87,49]
for x in range(len(s):
print(x,s[x])
3)方法三
for 下标,元素,in enumerate(列表):
循环体
s = [78,19,80,92,99,45,67,87,49]
for a,b in enumerate(s):
print(a,b)
3.切片
1)语法
列表[开始下标:结束下标:步长]
开始下标、结束下标:确定切片有效范围(开始下标对应的元素能取到,结束下标对应的元素取不到)
步长:确定元素的获取方式。1.方向:从前往后还是从后往前由±决定。2.绝对值的大小决定是一个一个的取还是跳着取
2)怎么看切片结果
1.确定结果是否为空 - 看开始下标到结束下标对应的方向和步长的方向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为空值
2.确定有效范围
3.根据步长在有效范围内获取元素
3)通过切片写结果
第一步:确定开始下标。目标元素的第一个对应的下标确定为开始下标
第二步:确定步长:根据方向确定正负,根据跳过的方式确定绝对值
第三步:确定结束下标:如果步长为正,结束下标是取到的最后一个元素后面那个元素的下标;如果步长为负,结束下标是渠道的最后一个元素前面那个元素的下标。
4)省略语法
1.省略步长 - 列表[开始下标:结束下标] 步长为1
2.省略开始下标 - 列表[:结束下标:步长] 有可能是一个元素为开头也有可能是最后一一个
3.省略结束下标 - 列表[开始下标::步长] 从开始一直取完
三、列表的增删改
1. 增
1)方法一:
列表.append(元素) - 在指定列表的最后添加知道的元素
c = [20,30,90,68]
c.append(10)
print(c) # [20, 30, 90, 68, 10]
2) 方法二:
列表.insert(下标,元素) - 将指定的元素插入到原列表指定下标对应的元素前面
c = [20,30,90,68]
c.insert(0,333)
print(c)# [333, 20, 30, 90, 68]
2.删
1)方法一:
del 列表[下标] - 删除指定下标对应的元素
c = [20,30,90,68]
del c[0]
print(c)# [30, 90, 68]
2) 方法二
列表.remove(元素) - 删除指定元素,如果元素有多个相同,删除最前面的一个,如果元素不存在会报错
c = [20,30,90,68]
c.remove(20)
print(c) # [30, 90, 68]
3)方法三
列表.pop() - 取出列表最后一个元素
列表.pop(下标) -取出列表指定下标对应的元素
c = [20,30,90,68]
c.pop()
print(c)# [20, 3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