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分析:主要任务是对结构正确的源程序进行上下文有关性质的审核。
解语法糖:还原简单的基础语法结构
生成字节码:将前面各个步骤所生成的信息(语法树、符号表)转化为字节码,输出到class文件中。
Mir 《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最新移动架构视频+大厂安卓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讲义》开源 ror API和Element代码元素
APT是一个命令行工具,与之配套的还有一套用来描述程序语义结构的Mirror API,Mirror API(com.sun.mirror.*) 描述的是程序在编译时的静态结构,通过Mirror API可以获取到被注解的Java类型元素的信息,从而提供相应的处理逻辑,具体的处理工作交给APT工具来完成。
对于编译器来说,代码中的元素结构是基本不变的,例如,组成代码的基本元素有包、类、函数、字段、类型参数、变量等,JDK中为这些元素定义了一个基类,Element类,它有以下几个子类
- PackageElement:包元素,包含了某个包下的信息,可以获取到包名等
- TypeElement:类型元素,如某个字段属于某种类型
- ExecutableElement:可执行元素,代表了函数类型的元素
- VariableElement:变量元素
- TypeParameterElement:类型参数元素
public interface Eleme Android开源项目《ali1024.coding.net/public/P7/Android/git》 nt extends AnnotatedConstruct {
//获取元素类型
ElementKind getKind();
//获取修饰符(public、static、final等)
Set getModifiers();
…
//接收访问者的访问
<R, P> R accept(ElementVisitor<R, P> visitor, P p);
}
Element定义了一个代码元素的通用接口,关注一下accept()函数,接收一个ElementVisitor和类型为P的参数,ElementVisitor就是访问者类型,P则用于传递一些额外的参数给Visitor。
看一下ElementVisitor:
public interface ElementVisitor<R, P> {
//访问元素
R visit(Element var1, P var2);
//访问包元素
R visitPackage(PackageElement var1, P var2);
//访问类型元素
R visitType(TypeElement var1, P var2);
//访问变量元素
R visitVariable(VariableElement var1, P var2);
//访问可执行元素
R visitExecutable(ExecutableElement var1, P var2);
//访问参数元素
R visitTypeParameter(TypeParameterElement var1, P var2);
//处理未知元素类型
R visitUnknown(Element var1, P var2);
ElementVisitor中定义了多个visit接口函数,每个函数处理一种元素类型,这就是典型的访问者模式。
一个类元素和函数元素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结构不一样,因此,编译器对他们的操作肯定是不一样的,通过访问者模式正好可以解决数据结构与数据操作分离的问题,避免某些操作‘污染’数据对象类。
最后,如果大伙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或建议欢迎大家在评论中积极留言哈,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小编在这里祝小伙伴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都可以 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
很多人在刚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或者是在遇到瓶颈期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了一段时间感觉没有方向感,不知道该从那里入手去学习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觉得文章写得不错就给个赞呗?如果你觉得那里值得改进的,请给我留言,一定会认真查询,修正不足,谢谢。
去学习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觉得文章写得不错就给个赞呗?如果你觉得那里值得改进的,请给我留言,一定会认真查询,修正不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