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介绍用例的基本要素,熟悉黑盒测试的7种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了解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正交表,场景设计,错误猜测法;如有错误,请在评论区指正,让我们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文章目录
本文开始
1. 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测试用例的要素:测试环境,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
【注】测试用例要素不需要执行结果,因为需要执行完测试用例才能知道;
测试用例优点:
避免了重复测试,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手工测试用例是自动化测试用例的前提
2.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
2.1 怎么设计测试用例 - 基于需求设计测试用例 - 大概测试的不全面✨
基于需求设计测试用例的思想:
① 充分理解需求
② 将需求根据功能 与 非功能拆分
③ 设计测试用例
前提:关于QQ注册 - 设计测试用例、
1.功能相关 (功能相关的测试点 - 每个测试点还对应这多个测试用例)
- 业务流程相关 - 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
- 界面相关 - 参考UI设计稿
- 易用性相关 - 依赖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
2.非功能相关
- 兼容相关 - 操作系统 / 设备;
- 性能相关
- 安全相关 - xss漏洞,防止SQL注入,黑客攻击;
- 网络相关 - 3G/4G/5G/弱网;
2.2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1.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根据需求,将输入的划分为多个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出一个测试用例,当这个测试用例测试通过,就认为它所代表的等价类测试通过;(1一个代表1类)
优点:可以用较少的测试用例达到尽量多功能的覆盖,解决了不能穷举测试的问题;
- 有效等价类:满足 用户需求输入集合,有效等价类;
- 无效等价类:不满足 用户需求的输入集合,无效等价类;
等价类思想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① 充分理解需求
② 划分有效等价类 与 无效等价类
③ 从有效等价类中抽取一个数据进行设计测试用例;从无序等价类中抽取一个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例如:针对6 ~ 15 为的用户名输入 写等价类测试用例
划分等价类:有效等价类:6~15位;无效等价类:小于6位大于15位;
2.边界值
边界值:对输入输出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经常与等价类一起使用,作为等价类的补充;
认识边界点:
- 上点:边界上的点 (不管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都一样)
- 内点:边界内的点 - 找一个
- 离点:边界值附近的一个点 (闭区间:找区间外的距离上点的最近的点,开区间:找区间内距离上点最近的点)
图示:
上点:6,15
内点:12
离点:7,16
示例二:
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① 从分理解需求;
② 找边界点:上点,内点,离点;
③ 针对边界点设计测试用例;
3.判定表法
判定表法:是一种表达逻辑判断的工具(由因果图转换得到);
- 逻辑关系:与,或,恒等,非;
与:所有条件都满足,才为真;
或: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结果就为真;
恒等 :条件为真,结果一定为真;
非:条件为假,结果才为真;
判定表思想设计测试用例:
① 分析所有可能的输入和输出的可能;
② 找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③ 设计判定表;
④ 把判定表对应到每一个测试用例;
例如:写出下列例子的判断表
参加活动,订单已提交,订单合计金额大于300或有红包,则有优惠;
1.分析出可能的输入与输出:
输入:订单已提交,金额大于300,有红包;
输出:有优惠,无优惠;
2.找出输入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① 订单已提交,金额大于300,有红包,优惠
② 订单已提交,金额大于300,无红包,优惠
③ 订单已提交,金额小于300,有红包,优惠
④ 订单已提交,金额小于300,无红包,不优惠
⑤ 订单不提交,金额大于300,有红包,不优惠
⑥ 订单不提交,金额大于300,无红包,不优惠
⑦ 订单不提交,金额小于300,有红包,不优惠
⑧ 订单不提交,金额小于300,无红包,不优惠
3.设计判定表,画出判断表:Y - yes, N - no;
4.把判定表对应到每一个测试用例
这里只是需求点,后面还可以增加测试用例需求要素的内容;
4.正交表法
1.认识正交表:
正交表:最简单的正交表是L^4 (2^3) ;
“L”代表正交表: 数字“4”表示有4行,即要做四次试验;
括号内的指数“3 ”: 表示有3 列; 即最多允许安排的因素是3 个;
括号内的数“2” : 表示表的主要部分只有2 种数字; 即因素有两种水平1与2。
正交表的特点是其安排的试验方法具有均衡搭配特性。
2.认识正交表的两个重要因素
因素:输入变量;
水平:每一个输入变量的取值;
正交表的性质:
- 每一列中各数字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一列中1出现2次,2一定也出现2次)
- 任何两列中的各个有序数对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1,1)如果出现一次,其他数对也一定出现一次)
正交表思想设计测试用例:
① 充分理解需求;
② 确定因素,水平;
③ 画正交表;
④ 补充正交表;
⑤ 正交表转换为测试用例;
以邮箱注册账号为例:
确定因素:姓名,邮箱,密码,确认密码,验证码;
水平:填写 / 不填写;
确定完因素与水平,使用allpairs工具画正交表
1.将因素与水平放到excel表中
2.再将excel表中的内容之间复制到txt文本中,并把文本保存到allpairs中;
3.根据win+r 进入命令控制台进入allpairs路径下;
4.使用命令生成正交表
创建正交表的命令:allpairs.exe 20230501.txt > 20230501_result.txt
执行结果:正交表
【注意】~意味着此时这个取值可以是填写也可以是不填写
5.补充正交表
看正交表是否有遗漏的;
6.将正交表转换为测试用例
==5.场景设计法 ==
1.认识场景
模拟真实的场景:比较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 。
主事件流:在场景中,没有意外的话,进行的主要事件;(用户经常使用的场景)
次事件流:在场景中,出现意外的次要事件,不确定的事件;(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的意外的事件)
使用场景测试思想设计测试用例:
① 充分理解需求;
② 确定主事件流;
③ 确定次事件流;
④ 每一个事件流就是一个测试用例;
针对全流程设计测试用例。
6.错误猜测法
错误猜测法:依据测试人员的经验 和 直觉;- 只能多测试,多看测试用例提高自己!
总结
✨✨✨各位读友,本篇分享到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给个👍赞鼓励一下吧!!
感谢每一位一起走到这的伙伴,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进步!!!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