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数组
基本概念
- 逻辑:一次性定义多个相同类型的变量,并存储到一片连续的内存中
- 示例: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元素数量 ] ;
int a[5];
- 语法释义:
- a 是数组名,即这片连续内存的名称
- [5] 代表这片连续内存总共分成5个相等的格子,每个格子称为数组的元素
- int 代表每个元素的类型,可以是任意基本类型,也可以是组合类型,甚至可以是数组
- 初始化:在定义的时候赋值,称为初始化
// 正常初始化
int a[5] = {100,200,300,400,500};
int a[5] = {100,200,300,400,500,600}; // 警告,超过了数组a的存储范围,因此600会被编译器放弃
int a[ ] = {100,200,300}; // OK,自动根据初始化列表分配数组元素个数
int a[5] = {100,200,300}; // OK,只初始化数组元素的一部分
实例:
// 定义一个数组并对他的每一个元素进行初始化
int arr1 [5] = {1,2,3,4,5} ;
// 出现警告 , 数组大小为5个元素,但是实际给的初始化元素是 8个,因此6,7,8 三个元素会被编译器'优化'
int arr2 [5] = {1,2,3,4,5,6,7,8} ;
// 正确, 初始化了数组的一部分元素,未初始化部分会默认设置为0
int arr3 [5] = {1,2,3} ;
int arr4 [100] = {0} ; // 定义数组arr4 并且所有的元素都被初始化为 0
// 正确, 该数组虽没有写元素个数,但是有实际的初始化数据,
// 因此他的大小由初始化元素的数量来决定
int arr5 [ ] = {1,2,3,4,5,6} ;
int arr6 [ ] = {0} ; // 该数组的大小 4字节, 一个元素
// 正确的 该数组称为 【零长数组】
int arr7 [0] ;
// 错误 , 数组在定义的语句中【必须】要确定他的大小。
int arr8[] ;
2、数组元素的引用
- 存储模式:一片连续的内存,按数据类型分割成若干相同大小的格子
- 元素下标:数组开头位置的偏移量
元素下标偏移量
- 示例:
int a[5]; // 有效的下标范围是 0 ~ 4
a[0] = 1;
a[1] = 66;
a[2] = 21;
a[3] = 4;
a[4] = 934;
a[5] = 62; // 错误,越界了
a = 10; // 错误,不可对数组名赋值
关于数组尺寸:
int arr[5] ;
printf("arr的大小:%ld\n" , sizeof(arr) ); // 20 由于元素有5个,int占4字节
int arr1 [] = {1,2,3};
printf("arr1的大小:%ld\n" , sizeof(arr1) ); // 12 由于初始化元素为3个
// 下标最大值 = 总容量 / 某一个元素的大小 ;
int len = sizeof(arr1) / sizeof(arr1[0]) ;
for (int i = 0; i < len ; i++)
{
printf("arr1[%d]:%d\n" , i , arr1[i]);
}
// 零长数组的大小就是 0 字节
int arr2 [0] ;
printf("arr2的大小:%ld\n" , sizeof(arr2) );
3、字符数组
- 概念:专门存放字符的数组,称为字符数组
- 初始化与元素引用:
char s1[5] = {'a', 'b', 'c', 'd', 'e'}; // s1存放的是字符序列,非字符串,即字符数组
char s2[6] = {'a', 'b', 'c', 'd', 'e', '\0'}; // s2存放了一个【字符串】字符串数组
char s3[6] = {"abcde"}; // 使用字符串直接初始化字符数组(顺利把字符串的结束标记\0存入,因此他称为字符串数组)
char s4[6] = "abcde" ; // 大括号可以省略
char s5[5] = {"abcde"} ; // 结束符\0没有被顺利存入字符数组中,因此他只是一个字符数组
s[0] = 'A'; // 索引第一个元素,赋值为 'A'
字符型数据实例:
char arr[5] = {"Hello"} ;
char ch[5] = {"LeiHou"};
// 能输出 Hello , 但是Hello 输出后,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字符
// 由于%s 在工作时,只有遇到 \0 才会停止工作 ....
printf("arr:%s\n" , arr );
4、多维数组
- 概念:若数组元素类型也是数组,则该数组称为多维数组
- 示例:
int a[2][3];
// 代码释义:
// 1, a[2] 是数组的定义,表示该数组拥有两个元素
// 2, int [3]是元素的类型,表示该数组元素是一个具有三个元素的整型数组
- 多维数组的语法跟普通的一维数组语法完全一致
- 初始化:
int a[2][3] = {{1,2,3}, {4,5,6}}; // 数组的元素是另一个数组
int a[2][3] = {{1,2,3}, {4,5,6}, {7,8,9}}; // 警告,越界了
int a[2][3] = {{1,2,3}, {4,5,6,7}}; // 警告,越界了
int a[2][3] = {{1,2,3,4}, {5,6,7,8}}; // 警告 , 越界了 , 4 和8 会被优化
int a[2][3] = {1,2,3,4,5,6,7,8}; // 警告 , 越界了 7 和8 会被优化
// int [3] 是元素的类型
int a[ ][3] = {{1,2,3}, {4,5,6}}; // OK,自动根据初始化列表分配数组元素个数
// int [ ] 是元素类型 ,数组的类型不可以是不确定的。
int a[2][ ] = {{1,2,3}, {4,5,6}}; // 【错误】
int a[2][3] = {{1,2,3}}; // OK,只初始化数组元素的一部分
- 元素引用:
// a[0] 代表第一个元素,这个元素是一个具有 3 个元素的数组:{1,2,3}
// a[1] 代表第二个元素,这个元素也是一个具有 3 个元素的数组:{4,5,6}
printf("%d", a[0][0]); // 输出第一个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即1
printf("%d", a[1][2]); // 输出第二个数组的第三个元素,即6
5、数组万能拆解法
- 任意的数组,不管有多复杂,其定义都由两部分组成。
- 第1部分:说明元素的类型,可以是任意的类型(除了函数)
- 第2部分:说明数组名和元素个数
- 示例:
int a[4]; // 第2部分:a[4]; 第1部分:int
int b[3][4]; // 第2部分:b[3]; 第1部分:int [4]
int c[2][3][4]; // 第2部分:c[2]; 第1部分:int [3][4]
int *d[6]; // 第2部分:d[6]; 第1部分:int *
int (*e[7])(int, float); // 第2部分:e[7]; 第1部分:int (*)(int, float)
注解:
- 上述示例中,a[4]、b[3]、c[2]、d[6]、e[7]本质上并无区别,它们均是数组
- 上述示例中,a[4]、b[3]、c[2]、d[6]、e[7]唯一的不同,是它们所存放的元素类型的不同
- 第1部分的声明语句,如果由多个单词组成,C语言规定需要将其拆散写到第2部分的两边
6、数组名的含义
- 数组名有两个含义:
- 第一含义是:整个数组
- 第二含义是:首元素地址
- 当出现以下情形时,那么数组名就代表整个数组:
- 在数组定义中
- 在 sizeof 运算表达式中 sizeof(arr) --> 整个数组的大小
- 在取址符&中 &arr
- 其他任何情形下,那么数组名就代表首元素地址。即:此时数组名就是一个指向首元素的指针。
- 示例:
int a[3]; // 此处,a 代表整个数组
printf("%d\n", sizeof(a)); // 此处,a 代表整个数组
printf("%p\n", &a); // 此处,a 代表整个数组,此处为整个数组的地址
int *p = a; // 此处,a 代表首元素 a[0] 的地址,等价于 &a[0]
p = a + 1; // 此处,a 代表首元素 a[0] 的地址,等价于 &a[0]
function(a); // 此处,a 代表首元素 a[0] 的地址,等价于 &a[0]
scanf("%d\n", a); // 此处,a 代表首元素 a[0] 的地址,等价于 &a[0]
C语言只有在第一含义的场合下表现为数组,其他大部分场合都表现为首元素的地址,当数组表现为首元素地址时,实际上就是一个指向其首元素的指针。数组运算实际上就是指针运算。
7、数组下标
- 数组下标实际上是编译系统的一种简写,其等价形式是:
a[i] = 100; 等价于 *(a+i) = 100;
- 根据加法交换律,以下的所有的语句均是等价的:
a[i] = 100;
*(a+i) = 100;
*(i+a) = 100;
i[a] = 100;
数组运算,等价于指针运算。
8、字符串常量
- 字符串常量在内存中的存储,实质是一个匿名数组
- 匿名数组,同样满足数组两种涵义的规定
- 示例:
printf("%d\n", sizeof("abcd")); // 此处 "abcd" 代表整个数组
printf("%p\n", &"abcd"); // 此处 "abcd" 代表整个数组
printf("%c\n", "abcd"[1]); // 此处 "abcd" 代表匿名数组的首元素地址
char *p1 = "abcd"; // 此处 "abcd" 代表匿名数组的首元素地址
char *p2 = "abcd" + 1; // 此处 "abcd" 代表匿名数组的首元素地址
9、零长数组(预习:结构体)
- 概念:长度为0的数组,比如 int data[0];
- 用途:放在结构体的末尾,作为可变长度数据的入口(数组是唯一个允许越界访问的媒介)
- 示例
struct node
{
/* 结构体的其他成员 */
// 成员1
// 成员2
// ... ...
int len;
char *data[0];
};
// 给结构体额外分配 10 个字节的内存。
struct node *p = malloc(sizeof(struct node) + 10);
p->len = 10;
// 额外分配的内存可以通过 data 来使用
p->data[0] ~ p->data[9]
10、变长数组
- 概念:定义时,使用变量作为元素个数的数组。
- 要点:变长数组仅仅指元素个数在定义时是变量,而绝非指数组的长度可长可短。实际上,不管是普通数组还是所谓的变长数组,数组一旦定义完毕,其长度则不可改变。
- 示例:
int len = 5;
int a[len]; // 数组元素个数 len 是变量,因此数组 a 是变长数组
int x = 2;
int y = 3;
int b[x][y]; // 数组元素个数 x、y 是变量,因此数组 b 是变长数组
int b[2][y]; // 数组元素个数 y 是变量,因此数组 b 是变长数组
int b[x][3]; // 数组元素个数 x 是变量,因此数组 b 是变长数组
语法:变长数组不可初始化,即以下代码是错误的:
int len = 5;
int a[len] = {1,2,3,4,5}; // 数组 a 不可初始化
课外小练习:
1、编写一个程序,用户输入华氏温度F,程序输出摄氏温度C,结果保留2位小数。(提示:华氏温度F转化为摄氏温度C的公式为: C = 5×(F - 32)÷ 9 )
2、编写一个程序,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当用户输入完成后( ‘#’ 代表输入完成),自动统计用户输入的空格数、大小写字母数和其他字符数。
3、编写一个程序,接受一个整数输入,然后显示所有小于或等于该数的素数。
未完待续 ......
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留言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