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表的层级

跳表的层级

通过之前的简介,我们已经了解到跳表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数据结构,其独特之处在于节点层级的设定,这一层级是通过一个随机过程来选择的。为了实现这一过程,我们设计了一个专门的成员函数,通过该函数,可以在跳表中实现随机层级的选择。


1. 随机层级的选择过程

想象你在玩抛硬币游戏,决定你在游戏中可以前进多远:

  1. 起点:每当添加一个新元素,从地面层(即跳表的最底层,第0层)开始
  2. 抛硬币决定层级:
    • 正面:向上升一层并继续抛硬币
    • 反面:停止升层,确定当前层级作为元素的最终层级
  3. 重复过程:持续此过程直至得到反面为止

这个随机过程的结果是:

许多元素会停留在较低层级,一部分元素会到达较高层级,极少数元素可能会到达非常高的层级。


2. 为什么采用随机过程

  • 平衡性:随机层级分配自然保持跳表平衡,无需额外操作(如AVL或红黑树的旋转)
  • 效率:随机分配层级保证节点在各层均匀分布,实现对数时间复杂度的查找、插入和删除
  • 简单性:这种方法易于实现且效果显著,使跳表成为性能优异的简洁数据结构

来看具体代码的实现:

template <typename K, typename V>
int SkipList<K, V>::get_random_level() {
   // 初始化层级:每个节点至少出现在第一层。
   int k = 1;
   // 随机层级增加:使用 rand() % 2 实现抛硬币效果,决定是否升层。
   while (rand() % 2) {
      k++;
   }
   // 层级限制:确保节点层级不超过最大值 _max_level。
   k = (k < _max_level) ? k : _max_level;
   // 返回层级:返回确定的层级值,决定节点插入的层。
   return k;
};

相比于前面的跳表简介一节,这一节我们的随机过程的实现方式中多了一行代码。

k = (k < _max_level) ? k : _max_level;

这是因为在具体的实现中,我们的跳表有一个最大层级限制,限制了索引的最高层,所以这里额外添加一行代码对随机生成的层级进行限制。

这个函数通过简单的随机过程(模拟抛硬币),以概率方式决定节点的层级,同时确保层级不会超过设定的最大值。这种随机层级分配策略有助于保持跳表的性能,确保操作(如搜索、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在平均情况下接近 O(log n)。

### 跳表数据结构和实现原理 跳表(Skip List)是一种基于链表的数据结构,它通过增加多层索引来提升查找效率,从而解决了传统链表查找效率低的问题。跳表通过多层索引结构,将查找、插入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降低到平均 O(log n) 的水平。 #### 数据结构定义 Redis 中跳表的实现定义如下: 跳表节点的结构体定义如下: ```c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 存储的元素 sds ele; // 存储的分数 double score; // 指向上一个节点的前向指针,用于反向遍历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 后向指针,是一个包含0-32个指针的数组 struct zskiplistLevel { // 后向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 跨度 unsigned long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 跳表头节点和尾节点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 跳表节点个数 unsigned long length; // 当前跳表的最大层级 int level; } zskiplist; ``` 上述定义中,每个节点的 `level` 是一个动态数组,用于存储不同层级的后向指针和跨度信息。这种结构使得跳表能够通过跃式查找快速定位目标节点。 #### 实现原理 跳表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多层索引结构来加速查找操作。在跳表中,每个节点可以存在于多个层级中,层级越高,索引的步长越大。查找时,从最高层开始,逐步向下查找,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确定目标不存在。 跳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维护多层索引的平衡性。为了保证跳表的性能,Redis 使用了一个随机函数来决定新插入节点的层级: ```java private int randLevel() { int level = 1; // 随机生成层级,概率为 0.5 while (Math.random() < 0.5f && level < MAX_LEVEL) { level++; } return level; } ``` 该函数通过随机化的方式决定新节点的层级,从而避免了跳表退化为普通链表的情况。随机化策略使得跳表层级分布接近理想状态,从而保证了平均 O(log n) 的时间复杂度 [^3]。 #### 跳表的优势 跳表相比其他数据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 **查找效率高**:跳表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比传统链表的 O(n) 更高效。 2. **实现简单**:跳表的实现比平衡树(如红黑树)更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旋转操作。 3. **空间开销可控**:跳表的额外空间主要用于存储多层指针,平均每个节点增加的指针数为 O(log n)。相比红黑树,跳表的空间开销更可控 [^4]。 4. **支持范围查询**:跳表支持高效的范围查询操作,这在某些应用场景中非常有用。 #### 应用场景 跳表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场景。例如,Redis 使用跳表实现了有序集合(Sorted Set),通过跳表的特性支持高效的范围查询和排名操作。此外,跳表还可以用于数据库索引、缓存系统等场景。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