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项目开发周期中数据库设计
- 需求分析阶段:分析客户的业务和数据处理需求
- 概要设计阶段:设计数据库的E-R模型图,认需求信息的正确
- 和完整
- 详细设计阶段:应用三大范式审核数据库结构
- 代码编写阶段:物理实现数据库,编码实现应用
- 软件测试阶段:……
- 安装部署:……
-
- 关系模式
- 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即
- 关系模式
-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的步骤
- 1. 把每个实体都转化为关系模式R(U)形式
- 2. 建立实体间联系的转换
- 为什么需要数据规范化
- 不合规范的表设计
- 信息重复
- 更新异常
- 插入异常
- 无法正确表示信息
- 删除异常
- 丢失有效信息
- 使用三大范式规范数据库表的设计
- 第一范式 (1st NF)
- 第一范式的目标是确保每列的原子性
- 如果每列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也称为最小的
- 原子单元),则满足第一范式(1NF)
- 第二范式 (2nd NF)
- 第二范式要求每个表只描述一件事情
- 第三范式 (3nd NF)
- 如果一个关系满足2NF,并且除了主键以外的其他列
- 都不传递依赖于主键列,则满足第三范式(3NF)
- 表中包含大量冗余数据,可能会导致数据异常
- 更新异常
- 添加异常
- 删除异常
- 规范化和性能的关系
- 为满足某种商业目标,数据库性能比规范化数据库更
- 重要
- 通过在给定的表中添加额外的字段,以大量减少需要从
- 中搜索信息所需的时间
- 通过在给定的表中插入计算列(如成绩总分),以方便
- 查询
- 在数据规范化同时,要综合考虑数据库的性能
- 对照三大范式解决表中的异常问题
- 第一范式的目标是确保每列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
- 第二范式每要求一个表只描述一件事情
- 第三范式要求表中各列必须和主键直接相关,不能间接相
- 关
数据库设计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5-27 20:12:36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