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 | SRAM | DRAM | SDRAM | DDR SDRAM |
---|---|---|---|---|
存储机制 | 双稳态触发器 | 电容电荷 | 电容电荷(同步接口) | 电容电荷(双倍速率) |
刷新需求 | 无需刷新 | 需定期刷新 | 需定期刷新 | 需定期刷新 |
速度 | 最快(低延迟) | 最慢 | 较快(同步优化) | 最快(双倍速率) |
功耗 | 最低 | 较高(刷新功耗) | 中等 | 中等(优化后更低) |
成本 | 最高 | 最低 | 中等 | 较高(技术复杂) |
典型容量 | 小容量(KB-MB级) | 大容量(GB级) | 中等容量(MB-GB级) | 大容量(GB级) |
应用场景 | 缓存、寄存器 | 主存 | 早期PC主存、嵌入式 | 现代PC主存、服务器 |
- SRAM:向低功耗、高稳定性方向发展(如汽车级SRAM)。
- DRAM:通过3D堆叠技术提升容量(如HBM高带宽内存)。
- SDRAM:逐渐被DDR SDRAM取代,后者通过双倍数据速率进一步提升速度。
- DDR SDRAM:向更高带宽(如DDR5)、更低功耗(如LPDDR5)演进。
NOR Flash的速度快于NAND Flash
- NOR Flash:
- 优势:支持随机访问(如读取单个字节),无需预读取整个块。
- 典型速度:并行接口下可达 50-100 MHz(等效 50-100 MB/s),适合代码直接执行(XIP, Execute In Place)。
- NAND Flash:
- 劣势:需按页读取(通常为 2KB~4KB),存在页内随机访问延迟。
- 典型速度:并行接口下可达 30-80 MHz(等效 24-64 MB/s),但通过多通道并行或高速模式(如 Toggle DDR)可接近或超越NOR Flash。
擦除变为1 写变为0
NOR Flash: 基于字节进行读写 无坏块 扇区 速度快 支持XIP(XIP允许CPU直接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如Flash)中执行代码,而无需将代码复制到RAM中。这减少了代码加载时间,并降低了对RAM的需求。)可以直接在flash上面进行访问运行程序无需再加载到RAM上 可以直接运行 16M字节默认都是1 只能写0不能写1 写1靠擦除
扇区擦除最小16*256字节
NAND Flash: 基于快进行读写 有坏块 块区 速度慢 不支持XIP需要先读到RAM上, 不能存储代码
XIP优势:
- 节省内存空间:代码直接在存储器中执行,无需复制到RAM,节省了宝贵的内存空间。
- 提高性能:减少了代码加载和执行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 简化系统设计:降低了对RAM的需求,简化了系统设计,并降低了系统成本。
- 提高系统可靠性:避免了代码复制过程,减少了因复制错误导致的系统崩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