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输方式
-
差分信号:
通过 两根信号线 传输相位相反的信号(如+V
和-V
),接收端通过计算两线电压差(V+ - V-
)还原数据。 -
单端信号:
仅通过 一根信号线 传输信号,以公共地线(GND)为参考基准判断电平高低。
2. 抗干扰能力
- 差分信号:
- 对 共模噪声(同时耦合到两根线的干扰)天然免疫,因接收端仅关心差值。
- 适合电磁环境复杂、工业干扰多的场景。
- 单端信号:
-
地线易受干扰(如电机、电源线噪声),导致信号畸变。
-
抗干扰能力弱,适合短距离或低干扰环境。
-
3. 传输距离
- 差分信号:
- 长距离传输衰减小,支持数百米(如RS-485标准)。
- 支持多节点总线拓扑(如工业传感器网络)。
- 单端信号:
-
传输距离短(如RS-232通常≤15米)。
-
长距离易因干扰或衰减导致数据错误。
-
4. 电磁辐射(EMI)
- 差分信号:
- 两线电流方向相反,磁场相互抵消,辐射低。
- 符合严格电磁兼容(EMC)标准。
- 单端信号:
-
单线电流突变易产生辐射,可能干扰周边设备。
-
5. 成本与复杂度
- 差分信号:
- 需两根线,硬件复杂度略高。
- 接收器设计复杂(需差分放大器)。
- 单端信号:
-
仅需单线,成本低、实现简单。
-
常见于低成本设备(如传统GPIO、RS-232)。
-
6. 典型应用场景
对比
总结:如何选择?
- 优先差分信号:
需长距离传输、高抗干扰性(如工业现场)、多节点总线。 - 优先单端信号:
成本低、距离短(如板内通信)、电磁环境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