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bernetes从0到1(持续更新)
文章平均质量分 93
记录了本人学习Kubernetes 从0到1的过程,文章内容多为本人深入剖析,文章风格偏向于说人话。适用于初学者与查漏补缺的用户。多为纯文字,非必要不插图。虽是纯文字,但都说的是人话。
zxnbmk
日积月累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 Deployment深入简出&实战演练
Kubernetes Deployment简介 Deployment是Kubernetes中管理Pod的核心组件,它解决了大规模Pod集群的管理难题。主要功能包括: 自愈能力:自动替换故障Pod 弹性伸缩:动态调整Pod数量 滚动更新:零停机更新服务版本 版本回滚:可快速恢复到历史版本 Deployment通过ReplicaSet实现底层控制,但用户只需与Deployment交互。其实战配置通过YAML文件定义,包含Pod模板、副本数等参数,支持精细化的更新策略控制。 典型工作流程包括:创建Deployme原创 2025-07-02 23:41:15 · 939 阅读 · 0 评论 -
【3.3】Pod详解——容器探针&部署第一个pod
摘要 Kubernetes提供三种容器探针机制:存活探针(livenessProbe)检测容器运行状态,失败会触发重启;就绪探针(readinessProbe)判断容器是否准备好服务请求,失败会移除服务端点;启动探针(startupProbe)专用于启动耗时长的应用,成功后其他探针才会启用。这些探针数据会汇报给控制平面组件(kube-apiserver等)以维护集群状态。 部署Pod推荐使用声明式模型,通过YAML文件定义期望状态。示例展示了创建运行nginx的Pod流程:编写YAML清单→kubectl原创 2025-06-29 21:09:01 · 912 阅读 · 0 评论 -
【特别版】Kubernetes集群安装(1master,2node)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虚拟机环境下安装Kubernetes集群的步骤。首先,准备三台虚拟机,分别作为控制节点和工作节点,并配置相应的IP地址和硬件要求。接着,进行系统初始化配置,包括关闭防火墙、SELinux和Swap,设置时间同步,并添加主机名解析。随后,在所有节点上安装Docker、kubeadm、kubelet和kubectl,并配置Docker加速镜像。主节点生成SSH密钥并分发给工作节点,部署Kubernetes Master,并指定阿里云镜像仓库地址。工作节点加入Kubernetes集群,并确保防火墙原创 2025-05-08 21:56:54 · 654 阅读 · 0 评论 -
【3.2】pod详解—— Pod的相位(phase)&状态(status)
status 字段是一个字符串,可能的值有 True、False 和 Unknown。事实上这两个名词代表的并不一样,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混淆,为了让初学的我们能够正确理解,索性放在一起了。然后 Kubernetes 会从这个详细报告中总结一句话,归纳成几个词,比如 “正在运行”、“运行失败”、“正在调度中” —— 这就是。Pod的相位(phase),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说白了phase就是对Pod的状态进行描述的。是一个结构体,不是单一的“状态值”,所以我们刚刚的。这还听不懂那就站着听课吧😋。原创 2025-04-23 21:20:27 · 836 阅读 · 0 评论 -
【3.1】pod详解——Pod的结构
Pod的部署是一个原子操作。实际上一些容器运行时的默认配置(如 Docker Engine、containerd、CRI-O)就使用 Linux 命名空间进行隔离,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pod为什么有用户命名空间这个东西了(既Pod 网络命名空间的设置由实现容器运行时接口(CRI)的系统层面软件处理。在前面已经提到了,pod是k8s调度的原子单位,一个pod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容器在其中运行,他们拥有同一个IPC命名空间,共享的内存,共享的磁盘、网络以及其他资源,相同的ip(通过端口区分服务)等。原创 2025-04-23 21:20:09 · 1096 阅读 · 0 评论 -
【1】云原生,kubernetes 与 Docker 的关系
它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它包含(容器容器编排微服务构架),优势是快速迭代部署应用,自动扩缩容资源,因为容器化与微服务化变得高可用与容错。让应用具备像在“云”上那样运行的能力—— 弹性、快速部署、自动扩缩、故障自愈、高可用、可观察……这些能力并不要求必须部署在公有云上☁️公有云(AWS、阿里云、腾讯云……)🏢私有云(公司内部的数据中心 + 云平台)🖥️本地机房(只要能跑容器和 Kubernetes)💻开发者本地环境(比如用 Minikube 跑个小型集群)🌍。原创 2025-04-20 19:35:39 · 1371 阅读 · 0 评论 -
【2】Kubernetes 架构总览
Kubernetes 的主节点(Master)是组成集群控制平面的关键部分,负责整个集群的调度、状态管理和决策。etcd一种最简单的部署方式是将这些控制组件部署在同一台主机上,这适合实验或测试环境。而在生产环境中,主节点的高可用部署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建议使用 3 或 5 个主节点副本来实现高可用。(为什么是奇数个?🤔)因为控制平面依赖 etcd 数据库,而 etcd 的一致性机制需要多数派(quorum)投票。使用奇数个副本可以有效避免脑裂,保证集群稳定性。原创 2025-04-20 19:36:46 · 85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