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
1.网络分类
树型、总线型、环型一般是局域网所用的拓扑结构,广域网和远程计算机网络普遍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2.OSI模型各层功能
比特、帧、端到端
3.传输层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传输层、可靠、连接
4.网络层协议
IP协议是TCP/IP 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IP协议是直接为 ICMP 提供服务的协议,ICMP 报文封装成 IP数据报在网络中传递
5.网络设备
局域网的拓展可以使用交换机或者网桥
网桥是在数据链路层中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
集线器又称多端口中继器,是物理层的信号转发设备
6.IP地址
一字节等于8位。字节(Byte)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由8个二进制位(bit)组成。每个二进制位(bit)的值只能是0或1,而一个字节可以表示从00000000到11111111的256个不同的值
寻址的过程是:先按网络号把网络找到,再按主机号把主机找到
子网划分:
7.子网划分
在网络地址中,主机部分全为0;在广播地址中,主机部分全为1。可用的主机数要去除这两种情况
二、操作系统
1.调度
2.死锁
资源的全部分配可以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只有出现并发操作时,才有可能出现死锁
3.缓冲技术
缓冲通常是在内存上分配一段空间来实现的,而非磁盘
4.文件物理结构
顺序结构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
三、算法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1.查找算法
折半查找算法的算法复杂度是 O(log2N)

四、数据库
1.关系操作
除笛卡尔积运算外,其他的集合运算都要求参加运算的关系具有相同的目 n,即两个关系都有 n 个属性。
关系运算当中话费时间最长的是笛卡尔积运算,因为要进行全部结果的组合所以时间很长。



2.事务
DBMS 的恢复管理子系统保证了事务的持久性实现。事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单位。
3.E-R图
4.封锁
五、数据结构
push插入 pop删除
1.栈
2.二叉树遍历
六、软件设计
1.软件生命周期
概要设计=总体设计
2.耦合
模块独立性所追求的目标是高内聚低耦合,高内聚指的是模块针对于解决一个问题。 低耦合指的是模块之间的关联尽可能的少。
3.测试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测试用例应该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