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 - 如何界定用户流失时间点(学习笔记)

老板提用户流失,可能是对于行业流量见顶的焦虑,深感阻止用户流失刻不容缓;运营提用户流失,可能是觉得花老大劲儿拉来的用户,总得做点什么,不能让他们白白流失,不过更多时候,是kpi没完成,想把锅甩给用户流失的大趋势;数据分析师提用户流失,可能是对用户做了分层/分类之后,发现其中有那么一两类用户即将流失,需要针对性做点什么动作来挽回。所以说虽然大家聊的都是“用户流失”四个大字,但往往不在一个频道。

用户流失的两个关键:

一是“动作”,二是“时间范围”。动作的判断标准可能是登陆、在线时长、购买行为;时间范围是超过某个时间范围就当作用户流失。动作很容易在内部达成共识。下面主要分析如何界定时间范围。拍脑袋法可能会说是阈值是120天,150天,180天或是1年,以经验为借口。严谨点的会说是行业通用法则或者是参考产品消耗周期,但这么回答的,大概率是没有真正调研过行业具体情况,更没有拉过各种产品消耗周期数据的。

如何用数据科学界定流失?

先说个体。因为对产品、品牌无感,或者经历了很差的购物体验,有的用户虽然最后一次购买距今只有15天,但其实已经流失了。有的用户沉寂150多天,就是为了等下波大促囤货。还有用户已经1年多未复购过,但是一年半后他又回来复购了。还有用户已经1年多未复购过,但是一年半后他又回来复购了。

再说总体。量化的核心逻辑,是挖掘出不同时间范围用户,在此后一段时间的回购率分布。通过用户最近一次交易行为距离某个时间点的远近,以及对应回购的概率,来描绘分布,找到拐点(魔法数字)。

分析方法:

第一步,设定一个时间锚点,界定区间。

比如2021年1月1日。以此时间点为分界锚点,确定流失分析的时间区间和回购分析的时间区间。区间的界定有一定灵活性,回购分析区间的时间要尽量覆盖锚点前用户的预期复购时间,不能太短,一般会在3个月以上。假设案例中的品牌消耗周期较长,有大促囤货心智,所以回购分析区间长度是一年。

第二步,在流失区间内分析用户距锚点的时间差。

第三步,判断回购区间内是否回购。

第四步,跳出个体用户视角,分析 距锚点的时间差 和 回购区间是否购买 的分布关系。

有了个体用户视角的明细数据,根据距锚点的时间差回购区间内是否回购这两列数据,很容易透视得到汇总的数据:

用可视化刻画更加清晰:

结果显而易见:不同的时间差区间,回购的概率差异很大。最近一次购买时间距离锚点30天以内的用户,在锚点之后的时间范围,回购概率高达35%。最后一次购买时间越远,其后回购的可能性也越低。根据分布图,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到底几天才算是流失”的问题。

可接受阈值法:

不同的业务模式、阶段,对用户流失的容忍度是不同的。有的业务模式认为用户回购概率低于15%,就应该算流失,做相关的预警和召回动作。那从图上来看,150天是一个合适的阈值。因为一旦超过150天,用户的回购率就低于15%。

拐点法:

通过观察曲线拐点,我们发现211-240天之后,用户回购率有一个明显的崎岖(下拐),从11%下跌至不足7%。意味着超过240天,用户回购率有一个明显到肉眼可见的下降幅度,突破了原有的平滑趋势。可以把240天这个突破点(拐点)作为用户是否流失的阈值。如果用户最近一次购买距今已经超过240天,那他很可能已经流失。拐点法除了要判断拐点,在用的时候,也要结合不同区间的量级分布。

React Hooks 是 React 16.8 中新增的特性,它可以让你在函数组件中使用 state、生命周期钩子等 React 特性。使用 Hooks 可以让你写出更简洁、可复用且易于测试的代码。 React Hooks 提供了一系列的 Hook 函数,包括 useState、useEffect、useContext、useReducer、useCallback、useMemo、useRef、useImperativeHandle、useLayoutEffect 和 useDebugValue。每个 Hook 都有特定的用途,可以帮助你处理不同的问题。 下面是 React Hooks 的一些常用 Hook 函数: 1. useState useState 是最常用的 Hook 之一,它可以让你在函数组件中使用 state。useState 接受一个初始状态值,并返回一个数组,数组的第一个值是当前 state 值,第二个值是更新 state 值的函数。 ``` const [count, setCount] = useState(0); ``` 2. useEffect useEffect 可以让你在组件渲染后执行一些副作用操作,比如订阅事件、异步请求数据等。useEffect 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一个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是一个数组,用于控制 useEffect 的执行时机。 ``` useEffect(() => { // 这里可以执行副作用操作 }, [dependencies]); ``` 3. useContext useContext 可以让你在组件树中获取 context 的值。它接受一个 context 对象,并返回该 context 的当前值。 ``` const value = useContext(MyContext); ``` 4. useRef useRef 可以让你在组件之间共享一个可变的引用。它返回一个对象,该对象的 current 属性可以存储任何值,并在组件的生命周期中保持不变。 ``` const ref = useRef(initialValue); ref.current = value; ``` 5. useCallback useCallback 可以让你缓存一个函数,以避免在每次渲染时都创建一个新的函数实例。它接受一个回调函数和一个依赖数组,并返回一个 memoized 的回调函数。 ``` const memoizedCallback = useCallback(() => { // 这里是回调函数的逻辑 }, [dependencies]); ``` 6. useMemo useMemo 可以让你缓存一个计算结果,以避免在每次渲染时都重新计算。它接受一个计算函数和一个依赖数组,并返回一个 memoized 的计算结果。 ``` const memoizedValue = useMemo(() => computeExpensiveValue(a, b), [a, b]); ``` 以上就是 React Hooks 的一些常用 Hook 函数,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处理组件状态、副作用、上下文和性能优化等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