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拓扑
- 实验需求
1.R3环回3.3.3.0/24,不宣告此环回;
2.其他网段基于192.168.1.0/24进行划分;
3.R1与R2均存在两个环回;
4.整个网络运行ripv2;
5.全网可达,保证更新安全,减少路由条目
三、实验思路
1、划分IP(划分IP的方式有多种,以下划分方式可做为参考),并给相应设备配置IP地址。
分析:纵观整个网络拓扑(包括环回网段,考虑汇总)
192.168.1.0 /24
192.168.1.00000000 /24
环回
192.168.1.00000000 /25 192.168.1.0 /25
骨干
192.168.1.10000000 /25 192.168.1.128 /25
将环回地址分为4个
192.168.1.00000000 /27 192.168.1.0 /27
192.168.1.00100000 /27 192.168.1.32 /27
192.168.1.01000000 /27 192.168.1.64 /27
192.168.1.01100000 /27 192.168.1.96 /27
将骨干地址分为两个
192.168.1.10000000 /26 192.168.1.128 /26
192.168.1.11000000 /26 192.168.1.192 /26
2、配置RIP协议,宣告网段,除R3环回3.3.3.0/24,并测试
- 配置到达3.3.3.0/24,下发到达3.3.3.0/24缺省路由,实现全网
4、接口验证,保证更新安全
5、接口汇总,并防环(以R1为例),减少路由条目
四、实验步骤
1、配置IP地址
主要代码:
int g0/0/0
ip add 192.168.1.128 26
ip add 192.168.1.129 26
int l0
ip add 192.168.1.1 27
int l1
ip add 192.168.1.33 27
int g0/0/0
[r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92.168.1.130 26
int g0/0/1
ip add 192.168.1.193 26
int l0
ip add 192.168.1.65 27
int l1
ip add 192.168.1.97 27
int g0/0/0
ip add 192.168.1.194 26
int l0
ip add 3.3.3.1 24
2、配置RIP协议(各设备配置图片)
rip 1
version 2
network 192.168.1.0
测试(连通测试截图、各设备RIP路由表):
3、配置到达3.3.3.0/24路由,实现全网
测试(连通测试截图)
4、接口验证配置(各设备配置图片)
5、接口汇总,并防环(各设备配置图片)
防环:
ip route-static 192.168.1.0/26 null 0
ip route-static 192.168.64.0/26 null 0
测试:
6、加快收敛
r 2与r3同上
五、实验总结
本次 RIP 实验按照以下需求进行了配置和实现。首先,R3 的环回为 3.3.3.0/24 ,但未进行宣告。其他网段则基于 192.168.1.0/24 进行了合理划分。R1 与 R2 均设置有两个环回。整个网络运行 RIPv2 协议,以实现路由信息的交换和传播。在实验过程中,重点关注了全网可达性、更新安全性以及减少路由条目的目标。通过精心的网段划分和 RIPv2 的配置,成功实现了全网的互联互通。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了路由表的规模,提高了路由的效率和稳定性。例如,通过合理设置路由的度量值和抑制不必要的路由更新,减少了网络中的冗余信息和潜在的安全风险。总之,本次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进一步理解和应用 RIP 协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