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栈模型分析-----------
1.标准TCP/IP协议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通常被称为TCP/IP协议栈,
以它为基础组建的互联网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正因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TCP/IP成为了事实上的网络标准。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是指能够在多个不同网络间实现信息传输的协议簇。
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协议。
IP是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的缩写,是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
设计IP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一是解决互联网问题,实现大规模、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
二是分割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利于两者的独立发展。
根据端到端的设计原则,IP只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数据包传输服务。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由IETF的RFC 793 [1] 定义。
TCP旨在适应支持多网络应用的分层协议层次结构。
连接到不同但互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主计算机中的成对进程之间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TCP假设它可以从较低级别的协议获得简单的,可能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原则上,TCP应该能够在从硬线连接到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网络的各种通信系统之上操作。
2.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栈模型对应关系
OSI七层模型 | TCP/IP协议模型 |
7.应用层 | 应用层 |
6.表示层 | |
5.会话层 | |
4.传输层 | 传输层 |
3.网络层 | 网络层 |
2.数据链路层 | 网络接入层 |
1.物理层 |
- 各个层对应协议有哪些?
Tcp/ip协议模型 | ||||
应用层 | Telnet | FTP | TFTP | SNMP |
HTTP | SMTP | DNS | DHCP | |
传输层 | TCP | UDP | ||
网络层 | ICMP | IGMP | ||
IP | ||||
网络接入层 | ETHERNET | PPP |
- TCP/UDP协议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区别 | UDP | TCP |
是否连接 | 无连接 | 面向连接 |
是否可靠 | 不可靠传输 | 可靠传输 |
连接对象个数 |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 | 只能一对一 |
传输方式 | 面向报文 | 面向字节流 |
首部开销 | 首部开销少 | 首部最小20字节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实时应用 | 适用于要求可靠性传输 |
传输速度 | 较快但容易丢包 | 相对较慢但不丢包 |
- TCP/UDP协议簇都包含哪些协议?
TCP/UDP协议簇都包含的协议 | |
TCP | UDP |
Telnet | TFTP |
HTTP | DNS |
FTP | SNMP |
SMTP | DHCP |
- 知名协议所对应的端口号?
HTTP :80端口
Telnet:23端口
FTP:20和21端口
SMTP:25端口
TFTP:22端口
DNS:53端口
SNMP:161和162端口
DHCP:68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