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欺骗

本文介绍ARP协议及ARP欺骗原理,并通过具体实验步骤展示了如何实施ARP欺骗,包括使用Arpspoof和Wireshark工具来捕获并分析网络数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一、ARP协议

二、ARP欺骗的原理

 三、实验环境

四、实验步骤


一、ARP协议

每一个主机都有一个ARP高速缓存,此缓存中记录了最近一段时间内其它IP地址与其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如果本机想与某台主机通信,则首先在ARP高速缓存中查找此台主机的IP和MAC信息,如果存在,则直接利用此MAC地址构造以太帧;如果不存在,则向本网络上每一个主机广播一个ARP请求报文,其意义是"如果你有此IP地址,请告诉我你的MAC地址",目的主机收到此请求包后,发送一个ARP响应报文,本机收到此响应后,把相关信息记录在ARP高速缓存中,以下的步骤同上。


                                                         ARP报文格式

可以看出,ARP协议是有缺点的,第三方主机可以构造一个ARP欺骗报文,而源主机却无法分辨真假。如果发送者硬件地址字段填入攻击者的硬件地址,而发送者IP地址填入被假冒者的IP地址,那么就构造出了一个用于欺骗的ARP请求报文。那么被欺骗主机的ARP高速缓存,被假冒者的IP地址与其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就会更改为欺骗者的,从而达到ARP欺骗的目的。特别的,如果攻击者冒充网关,将转发子网内到外网的所有通信量,以达到捕获其他主机的通信量,从而破坏数据传输的保密性。

二、ARP欺骗的原理

ARP欺骗的运作原理是由攻击者发送假的ARP数据包到网上,尤其是送到网关上。. 其目的是要让送至特定的IP地址的流量被错误送到攻击者所取代的地方。因此攻击者可将这些流量另行转送到真正的网关(被动式数据包嗅探,passive sniffing)或是篡改后再转送( 中间人攻击 ,man-in-the-middle attack)。攻击者亦可将ARP数据包导到不存在的 MAC地址 以达到阻断服务攻击的效果。

 三、实验环境

系统环境:Kali Linux 2、Windows

网络环境:交换网络结构

实验工具:Arpspoof、WireShark

四、实验步骤

1.先用ifconfig查询主机(kali)ip,然后用nmap扫描出同网段下的靶机(win7)。

 

2.用route -n得到靶机所处的网关

 3.在进行ARP欺骗前需要打开arp转发命令

echo 1>/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如果把1改为0,则为关闭,靶机的数据包发不出去,则会使靶机断网。

arpspoof的命令格式为:arpspoof -i 网卡 -t 目标ip 网关

输入命令:arpspoof -i eth0 -t 192.168.131.130 192.168.131.2

如图所示,靶机被断网了。

 

 接下来打开arp转发命令,进行arp欺骗。

 靶机又恢复了网络 

4.打开wireshark,输入ip.addr==192.168.131.130,抓取靶机的数据。

5.用靶机登录××生活网,进入登录界面登录,随便输入。

6.此时打开wireshark ,看看在主机(kali)是否能抓取靶机输入的账号和密码。

可以看到刚才登录的账号是:13100436564  密码是:12121212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ARP欺骗的工作原理及防范措施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顾一下ARP协议的基本知识。ARP协议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但它是无状态的,不验证响应包的真实性,这就容易受到欺骗攻击。接下来,ARP欺骗的具体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攻击者可能会发送伪造的ARP响应,欺骗目标设备,使其更新ARP缓存中的错误条目,导致流量被重定向到攻击者的机器。这样,攻击者可以实施中间人攻击或拒绝服务攻击。 关于防范措施,我记得有静态ARP绑定、使用ARP检测工具、划分VLAN、加密通信等方法。需要详细说明每一种措施的操作步骤和原理,比如静态ARP绑定如何通过arp -s命令来设置,以及ARPWatch这样的工具如何监控网络中的异常ARP活动。同时,引用用户提供的参考文献中的内容,如引用[3]提到的检测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引用[4]中提到的ARP缓存管理命令。 在回答结构上,应该先解释ARP欺骗是什么,然后详细说明其工作原理,再分点列出防范措施,并确保每个措施都有对应的引用支持。另外,用户要求使用中文,数学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但这个问题可能涉及较少的数学内容,主要关注协议和网络安全措施。需要检查是否有需要格式化的技术术语或命令,例如命令行代码可能需要用代码块表示,但根据示例,用户似乎接受用中文描述命令,如引用[4]中的示例。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要围绕ARP欺骗和防护措施展开,比如攻击类型、检测工具、企业网络中的防护手段等。确保问题相关且有深度,帮助用户进一步学习。 现在整理回答内容,确保符合格式要求,正确引用文献,并自然融入引用标识。同时,检查是否有技术错误,比如是否准确描述了ARP欺骗的过程和防御方法。可能需要参考提供的引用内容来确保准确性,比如引用[2]提到的Ettercap工具和拒绝服务攻击,引用[3]提到的ARPWatch检测原理,以及引用[4]中的ARP缓存管理命令。</think>### ARP欺骗的工作原理及防范措施 #### 1. ARP欺骗的定义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欺骗是一种利用ARP协议设计缺陷的网络攻击技术。攻击者通过伪造ARP响应报文,篡改目标设备的ARP缓存表,导致网络流量被劫持或中断[^1]。 #### 2. ARP欺骗的工作原理 1. **ARP协议缺陷** ARP协议是无状态的,不会验证接收到的ARP响应是否合法。当设备收到ARP响应时,会直接更新本地ARP缓存表,即使未发送对应的ARP请求[^4]。 2. **攻击过程** - **伪造响应**:攻击者发送虚假ARP响应,声称“IP地址$A$对应的MAC地址是$M_{\text{攻击}}$”(实际应为$M_A$)。 - **缓存污染**:目标设备更新ARP表,将$A$的MAC地址错误映射为$M_{\text{攻击}}$。 - **流量劫持**:发往$A$的流量被重定向到攻击者机器,攻击者可实施中间人监听或直接丢弃数据包(拒绝服务攻击)[^2][^3]。 3. **攻击类型** - **中间人攻击**:窃取或篡改通信数据。 - **拒绝服务(DoS)**:通过伪造网关ARP条目中断目标网络连接[^2]。 #### 3. 防范措施 1. **静态ARP绑定** 在关键设备(如服务器、网关)上绑定IP与MAC地址的静态映射,防止被动态更新覆盖。 **操作示例**: ```bash arp -s 192.168.1.1 00-aa-00-62-c6-09 # Windows/Linux均支持 ``` 此命令将IP `192.168.1.1` 永久绑定到指定MAC地址。 2. **ARP检测工具** 使用工具(如`ARPWatch`)监控网络中的ARP报文,检测异常映射。 - **原理**:记录合法的IP-MAC对应关系,当检测到多次冲突或频繁请求时触发告警。 3. **网络隔离与加密** - **划分VLAN**:限制广播域范围,减少ARP欺骗的影响范围。 - **启用802.1X认证**:对接入设备进行身份验证,防止未授权设备接入。 - **使用HTTPS/SSH**:加密通信内容,即使流量被劫持也难以解密[^1]。 4. **动态ARP检测(DAI)** 在交换机上启用DAI功能,通过校验IP-MAC绑定关系(需配合DHCP Snooping)拦截非法ARP报文。 ---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