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分享知识,让他人和自己都有所收获~
🌭本文已纳入【计算机网络专栏】,觉得有帮助的友友还请多多点赞🤞
HTTP缓存介绍
对于一些具有重复性的 HTTP 请求,比如每次请求得到的数据都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这对「请求-响应」的数据都缓存在本地,那么下次就直接读取本地的数据,不必再通过网络获取服务器的响应,这样的话 HTTP性能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
HTTP缓存的实现方式
HTTP 缓存有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是强制缓存和协商缓存。
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这两种缓存实现方式:
1. 🍖强制缓存
强制缓存指的是只要浏览器判断缓存没有过期,则直接使用浏览器的本地缓存,决定是否使用缓存的主动性在于浏览器这边。
强制缓存通过 "Cache-control" 和 "Expires" 响应头部字段实现,它们都用来表示资源在客户端缓存的有效期:
Cache-contro是一个相对时间。
Expires是一个绝对时间。
如果在http的响应头部两者同时存在,Cache-Control 的优先级高于 Expires 。
推荐使用 Cache-Control 来实现强缓存,相对于Expires,Cache-control 选项更多一些,可以设置更加精细。具体流程如下:
- 当浏览器第一次请求访问服务器资源时,服务器会在返回这个资源的同时,在 Response 头部加上 Cache-Control,Cache-Control 中设置了过期时间大小;
- 浏览器再次请求访问服务器中的该资源时,会先通过请求资源的时间与 Cache-Control 中设置的过期时间大小,来计算出该资源是否过期,如果没有,则使用该缓存,否则重新请求服务器;
- 服务器再次收到请求后,会再次更新 Response 头部的 Cache-Control。
2. 🍗协商缓存
协商缓存是在强制缓存失效的情况下(本地缓存的资源已过期),与服务端进行协商,通过协商的结果来判断是否继续使用本地缓存。
---------------------------------
是,则返回304状态码,继续使用本地缓存;
否,则返回新资源,并在 Response 头部加上新的 ETag 唯一标识;
协商缓存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首次Http请求
强制缓存失效时的Http请求
使用 ETag 字段实现的协商缓存的过程:
- 当浏览器第一次请求访问服务器资源时,服务器会在返回这个资源的同时,在 Response 头部加上 ETag 唯一标识,这个唯一标识的值是根据当前请求的资源生成的;
- 当浏览器再次请求访问服务器中的该资源时,首先会先检查强制缓存是否过期:
- 如果没有过期,则直接使用本地缓存;
- 如果缓存过期了,会在 Request 头部加上 If-None-Match 字段,该字段的值就是 ETag 唯一标识;
- 服务器再次收到请求后,会根据请求中的 If-None-Match 值与当前请求的资源生成的唯一标识进行比较:
- 如果值相等,则返回 304 Not Modified,不会返回资源;
- 如果不相等,则返回 200 状态码和返回资源,并在 Response 头部加上新的 ETag 唯一标识;
- 如果浏览器收到 304 的请求响应状态码,则会从本地缓存中加载资源,否则更新资源。
🍻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或者觉得文章写得不错的话,还请点上一个小小赞,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