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基本概念
IpsecVPN是一种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用于在公共网络上建立私人网络连接。它可以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创建一个安全的连接,使得用户可以像在同一网络中一样安全地访问数据和资源。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中,使得远程工作的员工可以安全地连接到公司内部网络,访问公司资源,而不必担心数据泄露的风险。
VPN:类型
-
远程接入 VPN(Remote Access VPN):允许个人用户从远程位置访问企业内部网络资源。
-
站点对站点 VPN(Site-to-Site VPN):也称为路由 VPN,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不同的 LAN(局域网),并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隧道。
-
SSL VPN(Secure Sockets Layer VPN):使用 SSL 协议(或其升级版本 TLS 协议)建立一个加密通道,允许用户通过 Web 浏览器或特定的客户端应用程序连接到远程网络。
-
IPSec VPN(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VPN):建立一个 IPsec 安全隧道,将数据包加密并通过 Internet 传输。常用于保护站点对站点 VPN 和远程接入 VPN
IPSec VPN:
IPSec VPN(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基于IPSec协议的VPN。它使用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PSec)协议来提供安全的远程访问解决方案。IPSec是一种网络层协议,可在网络层为传输数据提供安全性。IPSec可以使用两种模式——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来保护数据。在传输模式下,只有数据负载受到保护,而在隧道模式下,整个IP数据包都被加密和认证。
使用IPSec VPN连接时,客户端设备与VPN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加密隧道,数据通过该隧道进行传输。加密隧道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从网络上截获数据或访问私有网络。此外,IPSec VPN还提供了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可以确保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受保护的资源。
VPN隧道技术:
重新封装技术+机密认证技术
IPsecVPN分阶段:
第一阶段:管理链接
先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对称加密算法的秘钥!
命令:
conf t (IKE)
crypto isakmp policy 1
encryption des/3des/aes
hash md5/sha
group 1/2/5
authentication pre-share
lifetime 秒
exit
crypot isakmp key 预共享秘钥 address 对方的公网IP地址
以上命令是在Cisco设备上进行IKE VPN配置的命令。
解释:
- "conf t"命令进入配置模式。
- "crypto isakmp policy 1"命令创建IKE策略,数字1是策略的优先级。
- "encryption"指定IKE加密算法,可以选择DES、3DES或AES。
- "hash"指定消息摘要算法,可以选择MD5或SHA。
- "group"指定DH密钥交换组,可以选择1、2或5。
- "authentication pre-share"指定预共享密钥作为身份验证方法。
- "lifetime"指定IKE安全关联的生存期,以秒为单位。
- "exit"命令退出IKE策略配置模式。
- "crypot isakmp key"命令设置与对方设备进行IKE会话所需的预共享密钥。
- "address"后面跟着对方设备的公网IP地址。
第二阶段:数据链接
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所要传输的私网数据!
命令: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192.168.0.0 .0.0.255.255 127.16.0.0 0.0.255.255
crypto ipsec transform-set 传输模式名 esp/sh-des/3des/aes esp/sh-md5/sha-hmac
以上命令是在Cisco设备上进行IPSec VPN配置的命令。
解释:
-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192.168.0.0 0.0.255.255 127.16.0.0 0.0.255.255"命令创建了一个IP访问列表,允许来自192.168.0.0/16和127.16.0.0/16网段的IP数据包通过。
- "crypto ipsec transform-set 传输模式名 esp/sh-des/3des/aes esp/sh-md5/sha-hmac"命令创建了IPSec传输模式,指定了加密和消息认证算法。"esp"代表封装安全负载的协议,可以选择DES、3DES或AES作为加密算法,也可以选择MD5或SHA作为消息认证算法。
在进行IPSec VPN配置时,还需要指定使用哪个传输模式、哪个密钥协商协议、哪个身份验证协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