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分而治之思想_递归方法_例子:数组求和

本文探讨了一种自定义的递归函数`recursionSum`处理数组求和问题,分析了错误实现并提出正确版本`recursionSumR`。重点在于理解数组长度在递归调用中的隐性处理。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避免数组长度丢失问题,并在`main`函数中正确计算数组长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alogrithom_1_sumRecursion
//
//  Created by 郭宸羽 on 22/10/2022.
//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1.Loop sum

int loopSum(int arr[],int n)
{
    int sum = 0;
    for(int i = 0;i<n;i++)
    {
        sum += arr[i];
    }
    return sum;
}

//2.递归处理_自写错误版,我们在舍弃数组长度在实际实现上只能把末尾的截断,不能把开头截断,错在物理实现上
int i = 0;
int recursionSum(int arr[],int n)
{
    if(i == n)
        return 0;
    else
        return arr[i] + recursionSum(&arr[++i],n);
}

//3正确版:由于数组的长度减少是把数组尾部元素舍去∴我们把数组不断缩小,把由于缩小而舍去的元素加起来,    直到缩小到数组长度为1时就到达递归返回条件返回
int recursionSumR(int arr[],int len)
{
    if(len == 0)
        return 0;
    else if(len == 1)
        return arr[len - 1];
    else
        return arr[len - 1] + recursionSumR(arr, len - 1);
}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printf("%d",sizeof(arr)/sizeof(int));
    //数组长度计算在main函数中计算的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在主函数中数组名包含数组指针和数组的总长度。但是在子函数中,  由于主函数中的数组首元素经过函数参数传递给子函数,函数的传参形式是传值传递,其并没有传递数组长度这段信息,   数组名本身就代表指向这段数组第一个元素的指针,而其终止位置(数组长度)为隐藏信息无法通过函数参数的值传递,   所以子函数中sizeof(arr)得到的是一个指针所占的内存大小。
    //解决办法——传参的同时传入数组的长度
    printf("loopSum of arr is %d\n",loopSum(arr,10));
    printf("recursionSum of arr is %d",recursionSumR(arr,10));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