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rmmod命令
- 作用:用于从当前运行的内核中移除指定的内核模块。
rmmod (选项) (参数)
- 选项:可以省略
- 参数:则是指定要删除的内核模块(文件名)
-v:显示指令执行的详细信息;
-f:强制移除模块,使用此选项比较危险;
-w:等待着,直到模块能够被除时在移除模块;
-s:向系统日志(syslog)发送错误信息。
insmod命令
- 作用:用于将给定的模块加载到内核中。
insmod(选项)(参数)
- 选项:可以省略
- 参数:为要加载的内核文件名
-f:不检查目前kernel版本与模块编译时的kernel版本是否一致,强制将模块载入;
-k:将模块设置为自动卸除;
-m:输出模块的载入信息;
-o<模块名称>:指定模块的名称,可使用模块文件的文件名;
-p:测试模块是否能正确地载入kernel;
-s:将所有信息记录在系统记录文件中;
-v: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x:不要汇出模块的外部符号;
-X:汇出模块所有的外部符号,此为预设置。
mknod命令
- 作用:创建设备文件
mknod DEVNAME {b | c} MAJOR MINOR
- DEVNAME :
- 是要创建的设备文件名;
- 如果想将设备文件放在一个特定的文件夹下,需要先mkdir在dev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
- b和c 分别表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
- b表示系统从块设备中读取数据的时候,直接从内存的buffer中读取数据,而不经过磁盘
- c表示字符设备文件与设备传送数据的时候是以字符的形式传送
- MAJOR和MINOR分别表示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
cmake命令
- 作用:告诉编译器如何去编译链接源代码,即生成Makefile文件。
- 它根据 CMakeList.txt 文件去生成Makefile(可以跨平台生成不同平台的Make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