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在屏幕上打印杨辉三角形

在屏幕上打印杨辉三角。
1
1 1
1 2 1
1 3 3 1

最底下有整个程序的代码。

参考了这两篇大佬的文章:

C语言打印杨辉三角的多种方法_quchen528的博客-优快云博客_打印杨辉三角

【C语言】输出杨辉三角形 - 杨辉等腰三角形(杨辉三角最佳算法) 输出杨辉三角前十行_WW......的博客-优快云博客_输出等腰杨辉三角

尤其是第二位的。

//个人思路:大概想法,所谓杨辉三角形,有几个特点:
//1.n行 有n 个数
//2.最左边和最右边都是 1 相当于这个三角形的“外壳”都是由 1 组成的。
//3.每个数等于它上方两数之和(其实也就是从第三行开始才用到)

 我先想到的是,创建一个二维数组,对其里边进行修改达到效果。

先做它的 “外壳”

	int arr[20][20] = { 0 };
	printf("请输入杨辉三角的行数(1~20)>:");
	int input = 0;//接受行数
	scanf("%d", &input);
	int i = 0;
	int j = 0;

	//初始化它的外壳
	for (i = 0; i < input; i++)
	{
		arr[i][0] = 1;//每行的第一列肯定都是 1 
		arr[i][i] = 1;//每行的最后一列肯定都是 1
	}

然后再写一个打印的程序,来检验之前写的对不对。

	//打印数组里的元素
	//n 行 打印 n个数
	for (i = 0; i < input; i++)//代表行数
	{
		for (j = 0; j <= i; j++)//代表列数
		{
			printf("%d ", arr[i][j]);
		}
		printf("\n");//每打印好一行就换行

	}

运行效果:

 发现确实可以根据我们输入的行数来修改它的 “外壳”。

接下来就是对那些中间的元素进行设置了。

在初始化后面进行写:

	//第三行开始才有我们需要修改的数,所以 i=3开始。
	for (i = 3; i <= input; i++)
	{
		//行数确定了开始确定列,
		//是每行数组里的第二个元素下标为 1的开始
		//到每行最后一个元素之前
		for (j = 1; j < i - 1; j++)
		{			    // 它加的数是它头顶上的一个数和这个数前面的一个
			arr[i-1][j] = arr[i - 1 - 1][j] + arr[i - 1 - 1][j - 1];
		}//i-1的原因是第三行,但数组元素里面下标是2
	}

运行结果:

 

 这样的输出不太美观,修饰一下。在前面加上空格,形成三角形。

在原来的打印程序里面修改:

	//打印数组里的元素
	//n 行 打印 n个数
	for (i = 0; i < input; i++)//代表行数
	{
		//修饰 空格 程序
		for (j = 0; j < input - i; j++)
			printf("   ");

		for (j = 0; j <= i; j++)//代表列数
		{
			printf("%5d ", arr[i][j]);//多个空格
		}
		printf("\n");//每打印好一行就换行

	}
	return 0;
}

运行效果:

最后附上全部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20][20] = { 0 };
	printf("请输入杨辉三角的行数(1~20)>:");
	int input = 0;//接受行数
	scanf("%d", &input);
	int i = 0;
	int j = 0;

	//初始化它的外壳
	for (i = 0; i < input; i++)
	{
		arr[i][0] = 1;//每行的第一列肯定都是 1 
		arr[i][i] = 1;//每行的最后一列肯定都是 1
	}
	//第三行开始才有我们需要修改的数,所以 i=3开始。
	for (i = 3; i <= input; i++)
	{
		//行数确定了开始确定列,
		//是每行数组里的第二个元素下标为 1的开始
		//到每行最后一个元素之前
		for (j = 1; j < i - 1; j++)
		{			    // 它加的数是它头顶上的一个数和这个数前面的一个
			arr[i-1][j] = arr[i - 1 - 1][j] + arr[i - 1 - 1][j - 1];
		}//i-1的原因是第三行,但数组元素里面下标是2
	}

	//打印数组里的元素
	//n 行 打印 n个数
	for (i = 0; i < input; i++)//代表行数
	{
		//修饰 空格 程序
		for (j = 0; j < input - i; j++)
			printf("   ");

		for (j = 0; j <= i; j++)//代表列数
		{
			printf("%5d ", arr[i][j]);//多个空格
		}
		printf("\n");//每打印好一行就换行

	}
	return 0;
}

注释:本人新生,这是我最开始想到的做法。

更优,更简单的可以去看看别的大佬的文章。

共同努力!

### 使用循环嵌套打印杨辉三角形 #### 杨辉三角简介 杨辉三角是一个经典的数学图形,每一行的数字都是通过上一行相邻两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第 `n` 行有 `n+1` 个元素,并且每个内部元素等于它上方左右两元素之和。 #### 实现思路 为了仅用**循环嵌套**的方式打印杨辉三角形,在程序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外层循环控制行数** - 决定总共要打印多少行; - **内层循环一(用于计算当前值)** - 根据公式算得每一个位置的具体数值; - **内层循环二(负责输出格式化空格及数据本身)** - 确保每行列宽一致美观整齐; 下面给出一段具体的C语言示例代码来展示这一过程: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rows = 8; // 定义你要显示的最大层数 for(int line = 0; line <= rows ; ++line) { // 打印前导空白字符以保持对称美 for (int space = 1; space <= rows-line; ++space) printf(" "); // 计算并打印该行的所有系数(即组合数C(line,column)) unsigned long number = 1; for (int column=0;column<=line;++column){ if(column==0 || column == line ) printf("%lu ",number); else{ number = number*(line-column+1)/column ; printf("%lu ",number); } } putchar('\n'); } return 0; } ``` 在这段简单的例子中,我们首先确定了整个图案的高度——也就是最大层数rows,然后利用双重for循环实现了对于任意给定层数下相应杨辉三角形状的数据生成与输出. 注意这里采用的是先确定最左边和右边的边界条件为1,之后再按照递推关系逐步求解中间部分的方法构建起完整的图形结构。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