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要积累什么才能避免被AI淘汰?

技术人要积累什么才能避免被AI淘汰

 

同学们,老韩校长今天要跟你们聊点“危机感”的话题。最近老韩看到各种新闻,AI又发大招了,画画的、写代码的、写文章的,统统被按在地上摩擦。很多同学可能心里咯噔一下:“那咱们这些技术人以后还有活路吗?都交给AI搞不就完事了?”

 

别慌!冷静!

 

你看,技术更新换代是历史规律,蒸汽机来了,手工业者慌过;电脑普及了,传统文员也慌过;现在轮到AI登场,我们技术人再慌就不值当了。关键问题不是“AI来了我们怎么办”,而是**“我们怎么利用AI而不是被它替代”**。

 

今天老韩校长就跟你们掰扯掰扯:技术人到底要积累什么,才能在AI横行的时代活得稳稳当当?

 

技术是基础,但“深度”才是护城河

 

老韩最讨厌一种说法:“AI能写代码,程序员完了。”这些人根本不懂编程,也不懂技术的本质。

 

AI确实能写代码,但它写的是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它输出的是一些标准化、模块化的内容。你让它生成个CRUD(增删改查),它搞得明明白白,但一旦遇到业务逻辑复杂、系统架构高耸、底层技术需要创造性解决的场景,AI就歇菜了。

 

所以,同学们,别怕AI会写代码,怕的是你写代码的水平跟AI一个段位。技术的“深度”才是你的护城河,深度在哪里呢?

 

• 你对某个领域的核心算法理解有多深?

• 你能不能在复杂场景下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系统架构?

• 你能不能解决那些AI解决不了的“非标准化”问题?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AI替代不了你的地方,也是你需要死磕的地方。别只会写“人家让你写的代码”,要学会“自己定义规则”。

 

掌握工具,不如学会造工具

 

老韩跟很多同学聊过AI工具,比如Copilot或者ChatGPT,大家都觉得好用得不得了,有的甚至觉得用上这些工具,自己工作量都减半了。对,这些工具确实厉害,但它们只能当工具,不能当大脑。

 

什么意思呢?AI能给你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但它不知道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也不会帮你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如果你只会“拿来主义”,AI确实能让你效率提升;但如果你能“掌控工具、改造工具”,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你能不能用AI写代码的能力,结合自己的业务需求,定制一套专属于团队的开发工具?你能不能基于AI的能力,开发一款更智能的辅助系统?工具是死的,创造工具的人才是活的。要想在AI时代稳住脚,你必须从“用工具”升级到“造工具”。

 

软技能比硬技术更值钱

 

技术人看上去总是很“硬核”,但老韩告诉你们,未来,真正值钱的,恰恰是那些听起来“没那么硬”的东西,比如:沟通、表达、协作、业务理解能力。

 

为什么呢?因为AI能解决技术问题,但解决不了“人性问题”。未来,你会发现很多团队里不缺技术强的工程师,但特别缺那种既懂技术,又懂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把技术落地到业务里的“桥梁型人才”。

 

举个例子:一个大厂要开发一个电商系统,技术问题有AI帮忙解决没问题,但你能不能清楚地把需求提炼出来?你能不能理解业务逻辑,判断这个系统应该优先解决哪个痛点?你能不能跟业务部门聊得明明白白,让他们放心?这些事儿AI可干不了,全靠人。

 

技术只是敲门砖,软技能才是决胜的关键。别光顾着提升技术水平,多练练表达和沟通能力,多理解业务场景,多锻炼自己的跨部门协作能力,这些才是未来你的“稀缺性”。

 

创造力是最贵的竞争力

 

AI的核心是学习已有的东西并模仿输出,而人类的核心是创造未知的东西。同学们记住一句话:AI会永远是过去的合集,但你可以是未来的开篇。

 

怎么理解呢?AI可以训练自己写代码、画画、写文章,但它所有的输入都来自人类的经验总结和数据沉淀。它的输出再高级,也不过是已有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而真正的突破性创新,永远来自人类自己的灵光乍现。

 

比如,区块链是个没人想到的技术方向,但一旦有人提出,AI可以在现有框架里优化它。又比如,某个行业的全新模式,比如共享经济或者新能源革命,这些“从0到1”的创意,都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不要满足于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要去创造别人没想过的事。**你不仅要积累知识,更要思考:这知识还能怎么用?哪些问题还没被解决?

 

学习能力才是永远的护身符

 

AI再强,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学习能力是技术人最强的武器。工具会更新换代,技术会推陈出新,但如果你能不断学习、快速适应,你就永远不会被淘汰。

 

AI来了,很多同学慌了,觉得自己会的东西好像变得不值钱了。其实不值钱的不是技术,而是你对技术的固化思维。同样是程序员,有人一听说AI写代码就开始焦虑,有人立刻去学习怎么用AI工具提升自己的效率,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

 

学习能力的核心不是会学,而是快学、深学。快学是指你能迅速找到新技术的关键点,迅速上手应用;深学是指你能深入到技术背后的逻辑,理解它的原理和潜力。只要你能保持快速迭代自己的能力,AI再强也追不上你。

 

技术人的“心理按摩”:你永远不会被替代

 

聊了这么多,同学们可能还会有疑问:老韩,真的不会被AI淘汰吗?

 

老韩想告诉你的是:淘汰的不是人,而是那些只会“机械劳动”的岗位。技术人如果只把自己当个码农,把敲代码当流水线工作,当然危险。但如果你能把技术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你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AI再强,它也只是工具,而工具永远需要人来掌控。人类的创造力、情感、判断力、决策力,都是AI无法替代的东西。不要害怕AI,而要学会和它共生,利用它放大自己的优势。

 

老韩的最后一问

 

同学们,看完这篇文章,你觉得自己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才能“防AI于未然”?你对AI替代技术人的问题有什么独特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狠狠留言,下篇文章,咱们就从留言里挑一个话题深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