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著性检测入门:论文选择与阅读

前言

可以说从4月到8月这4个月的时间我都在摸索如何进行文献的阅读与整理,也因为这一点被老师批评了很多次。阅读论文的方法以及如何整理文献是科研工作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够做好这个工作,那么将很有益于我们科研工作的进行。

一、论文选择

       读文献的前一步肯定是挑选文献,这里推荐大家在谷歌学术上先搜索几篇英文文献,看看自己能否接受。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篇论文:
             傅可人,蒋遥.光场显著物体检测:综述与评测[J].Computational Visual Media.2021,
(我这里给出的是这篇文献的中文版,它还有另一个英文版本,推荐大家直接阅读英文版)至于如何进入谷歌学术,需要同学们自己科学上网(师弟师妹可以私信我)。
如果你是使用微软浏览器,我推荐下载一个微软浏览器中自带的插件:easyScholar,它可以在文献的旁边显示出这篇文献的影响因子等重要元素,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论文筛选。
总的来说,如果英文水平较好,推荐直接阅读高质量的英文文献。

二、论文阅读

1.阅读顺序与最终结果

在刚开始阅读论文时,老师发给了我三个关键词:why,how,what(WHW)。具体的说,即这篇文献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创新点以及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这些概念讲出来很容易,但是真正达到读完一篇文献能够快速的总结出这三个部分的境界,还是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的。

我在观看李沐大神的论文带读视频时,发现他是按照/摘要-引言-结论-相关工作-提出的方法-实验/这个顺序来进行文献的阅读的。我也学习这样的顺序,尝试阅读了几篇文献,发现在阅读完摘要与结论后,能够很清晰的了解到这篇论文所解决的问题与提出的创新点,同时,也能够清楚的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至于这篇文献所面临的不足之处(不足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升),通常需要大量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后才能够了解,作者一般会在结论处粗略的总结一下所提出方法的不足。如果在初期阶段,我们也可以利用gpt等工具来帮助我们总结。但是需要注意,gpt总结出来的问题通常是泛泛的,并没有结合具体的本篇文章所使用的方法。如果是初期阅读,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工具来了解这个领域中大体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想要提出能够发文章的创新点,还是需要我们阅读大量的文献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在阅读完整篇文献后,把文献交给gpt让他帮我们总结比对一下。

2.时间安排

一篇文献最好一次性读完,这样才能保证思路的连贯性。如果不得已需要间段阅读,应该至少阅读完摘要、引言与结论,大体了解本篇文章的WHW,下次阅读再详细了解H以及总结不足。

然后就是阅读量,最好一天一篇,在入门阶段或者有其他的学习任务可以减少到两天一篇,这样一周还可以剩余一天对本周所读的文献进行总结。如果实在不能按照时间完成文献的阅读,首先要保证质量,再追求数量。

三、文献整理

读完文献我们就需要整理自己所读的文献。首先是文献的保存,我通常按照如下形式保存文献(即文件名):

时间-文章重要程度-文章网络名称/所用主要方法

然后,我会在将不同类别的文献放入不同的文件夹中,文件夹即命名为这些文献共同的领域。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方便我们在后期的引言撰写等工作。

总结

本篇博客也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阅读论文的方法参考,具体的阅读习惯或者策略还是因人而异。一开始读英文文献都很难接受,但是同学们不得不熟练掌握。要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量,希望同学们都能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