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组成结构:
2.i/o: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3.cpu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①算术逻辑单元ALU:数据的算法运算和逻辑运算
②累加寄存器AC:1+1+1=》2+1;这个2就存在AC中
③数据缓冲寄存器DR:得到的结果放进内存中
④状态条件寄存器PSW:借位、溢出的草稿存放位置
控制器:①程序计数器PC:存储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01地址
②指令寄存器IR:存储即将执行的指令
③指令译码器ID:解码
④时序部件:提供时序控制信号
4.冯诺依曼结构特点:①指令和数据存储合并在一起;②指令与数据都通过相同的数据总线传输;③一般用于pc处理器。
5.哈佛结构特点:①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可并行,吞吐率高;②有4条总线,数据和指令的数据总线与地址总线;③一般用于嵌入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
注:4条总线的优点在于提高指令读取的效率问题。
6.嵌入式芯片有(4个):①DSP:数字信号处理器;②SoC:微小型系统;③MCU:单片机,微控制器;④MPU:微处理器
7.分级存储系统:CPU(寄存器)---Cache(高速缓存)---内存---外存
注:分级存储体系目的:解决存储的容量、价格和速度之间的矛盾。
8.Cache:在合理成本下,提高命中率。提高cpu数据输入输出的速率,突破冯诺依曼瓶颈(cpu与存储系统间数据传送带宽限制)。
9.Cache命中率影响因素:
- 1. Cache容量对命中率的影响
- 2. Cache块大小对命中率的影响
- 3. Cache中与主存映射方式对命中率的影响
- 4. Cache的替换算法对命中率的影响
10.1B(字节)=8bit(比特)
1k=2的10次方bit
a:存储单元(有多少行)个数=最大地址+1-最小地址
b:编制内容(一行有多少个字)
总容量=a*b
总片数=总容量 / 每片的容量(单位芯片容量)
11.磁盘管理
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注:寻道时间是指磁头移动到磁道所需的时间;等待时间为等待读写的扇区转到磁头下方所用的时间。
12.数据传输控制方式:程序控制,程序中断,DMA(鼠标),通道方式,io处理机
13.总线:串行总线(长距离运输),并行总线(短距离运输)
单工:单工通信只有一根数据线,通信只在一个方向上进行,这种方式的应用实例有:监视器、打印机、电视机等。
全双工: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用两根不同的数据线,通信双方在同一时刻都能进行发送和接收,这一工作方式称为全双工通信。在这种方式下,通信双方都有发送器和接收器,发送和接收可同时进行,没有时间延迟。
半双工:半双工通信也只有一根数据线,它也单工的区别是这根数据线既可作发送又可作发接收,虽然数据可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但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