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命令:
▲命令需要使用空格进行分割,且严格区分大小写
查看当前用户:who am i
添加用户:adduser(用户名)
查看用户信息:cat /etc/passwd
添加组:addgroup(组名)
查看组信息:cat /etc/group
新建用户指定组:adduser --gid (组ID) (组名)
更改用户到某个组:usermod -g (新组ID) (组名),usermod --gid (新组ID) (组名)
删除空余组:groupdel (组名)
更改密码:
1.root用户更改其他用户的密码:passwd (用户名)
2.更改自己的密码:passwd
注意:
root更改密码没有规则限制(不用输入旧密码)
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密码需要先输入旧密码
切换用户:
1.su (用户名)只切换用户,不切换shell环境(PATH变量)
root切换到其他用户不需要输入密码,反则需要
2.su - (用户名)切换用户且切换shell环境
显示当前PATH环境变量:echo $PATH
身份切换,执行命令时临时提升权限:sudo chmod 777 (文件名)
提升权限:(用户名) ALL=(ALL)ALL
删除用户:userdel -r (用户名)
用户相关信息:id
查看当前所在路径:pwd
切换到指定目录中:
1.cd
2.cd ~(如果当前在root用户下,则进入/root,如果是普通用户,cd ~ 相当于cd /home/当前用户名)
3.cd / (根目录)
4.cd ./(当前目录)
5.cd .. (退出当前级,返回上级目录)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目录或者文件:
1.查看所有文件和隐藏文件:ls -a
2.查看所有文件和隐藏文件,除了.和..:ls -A
3.长格式列出所有的文件和目录:ls -l
预览文件内容,一次性涵盖整个文件的内容:cat /etc/passwd
预览文件内容,以一页一页的显示:more /etc/passwd(空格翻页,回车换行,q退出)
创建文件或者更改最近访问时间:touch (文件名)
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文件,如果文件存在,修改最后一次访问的时间
查看文件修改时间:stat (文件名)
查看指定命令手册:man ls
(回车向下翻一行,空格向下翻一页,q退出手册)
清除屏幕内容:clear
列出历史命令:history
创建文件夹:mkdir (文件夹名)
创建多个文件夹:mkdir (文件夹名) (文件夹名)
在指定目录里创建文件夹:mkdir /(文件夹名)/(文件夹名)
级联创建层次文件夹:mkdir -p (文件夹名)/(文件夹名)
将文件1移动到文件2里:mv /(文件1) /(文件2)
将html文件转移到apache服务器:mv ~/test/index.html /var/www/html/test/
不改名复制文件到a目录下:cp (文件名) a
改名复制:cp (文件名) a/(新文件名)
删除一个空目录:rmdir (文件名)
强制删除:rmdir -rf (文件名)
删除文件:rm (文件名)
递归删除非空目录中的内容:rm -R (文件名)
rwx 读写改 权限代号分别为:421
在根目录下查找文件:find / -name '文件名'
将文件夹压缩到当前目录下:tar -zcvf (压缩包名称).tar.gz ./c
解压:tar -zxvPf (压缩包名).tar.gz
文本编辑器 vi/vim
推荐配置:
使用命令 vi ~/.vimrc 进入编辑
永久显示行号:set nu
设置自动对齐:set autoindent
tab缩进两个空格:set tabstop=2
设置语法高亮:syntax on
在未保存时弹出确认:set confirm
与windows共享剪贴板:set clipboard+=unnamed
# Vim 编辑器里默认是不启用鼠标的,通过此设置即可启动鼠标。写在一起
set mouse=a
set selection=exclusive
set selectmode=mouse,key
esc进入命令模式,i/a/o 进入编辑模式,: / ?进入底行模式
命令模式
启动vi/vim后,便进入命令模式
dd 删除当前行
ndd 删除从当前行开始的n行
w 保存
q 退出
wq 保存并退出
q! 强制退出
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中按下“i”便可进入输入模式
在输入模式按下“esc”便可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便可进入底线命令模式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按下“esc”即可退出底线命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