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Python学习第四周总结

文章目录学习Python第四周总结正则表达式正则表达式捕获组Python对正则表达式的支持不良内容过滤modified_content = re.sub(r'[傻沙煞][逼笔雕鄙]|马化腾|fuck|shit', '*', content, flags=re.I) 学习Python第四周总结 正则表达式 Python使用正则表达式的两种方式: 不创建正则表达式对象,直接调用函数进行匹配操作 match fullmatch ~创建正则表达式对象(Pattern),通过给对象发消息实现匹配操作 co

2021-08-14 14:37:00 583

原创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 一、用Python读写CSV文件 1.1 CSV文件介绍 CSV(Comma Separated Values)全称逗号分隔值文件是一种简单、通用的文件格式,被广泛的应用于应用程序(数据库、电子表格等)数据的导入和导出以及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因为CSV是纯文本文件,不管是什么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都是可以处理纯文本的,而且很多编程语言中都提供了对读写CSV文件的支持,因此CSV格式在数据处理和数据科学中被广泛应用。 CSV文件有以下特点: 纯文本,使用某种字符集(如ASCII、Unicode

2021-08-11 19:37:23 303

原创 学习Python第三周总结

学习Python第三周总结 一、函数和模块 1.1 函数的定义 ​ Python中的函数的自变量称为函数的参数,而因变量称为函数的返回值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def关键字来定义函数,命名规则跟变量的命名规则是一致的。在函数名后面的圆括号中可以放置传递给函数的参数,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函数的自变量,而函数执行完成后我们会通过return关键字来返回函数的执行结果,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函数的因变量。一个函数要执行的代码块(要做的事情)也是通过缩进的方式来表示的,跟之前分支和循环结构的代码块是一样的。 1.2函

2021-08-07 11:59:37 804 5

原创 学习Python第三周的第五天

学习Python第三周的第五天 一、面向对象编程进阶 昨天学习了Python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知识,今天来讨论面向对象编程相关的内容。 魔术方法(魔法方法)—> 有特殊用途和意义的方法 init —> 初始化方法,在调用构造器语法创建对象的时候会被自动调用 str —> 获得对象的字符串表示,在调用print函数输出对象时会被自动调用 repr —> 获得对象的字符串表示,把对象放到容器中调用print输出时会自动调用 —> representation lt —> 在

2021-08-06 20:36:33 192

原创 学习Python第三周的第四天

学习Python第三周的第四天 一、面向对象编程 ​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程序设计的方法论)。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面向对象编程,我认为下面的说法是相当精准的。 面向对象编程:把一组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方法组成对象,把行为相同的对象归纳为类,通过封装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通过继承实现类的特化和泛化,通过多态实现基于对象类型的动态分派。 对象:对象是可以接收消息的实体,面向对象编程就行通过给对象发消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对象 = 数据 + 函数(方法),即对象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从逻辑上变成了一个整

2021-08-05 17:57:29 153

原创 学习Python第三周的第三天

学习Python第三周的第三天 一、参数 位置参数——在没有特殊处理的情况下,函数的参数都是位置参数 关键字参数——我们在设计函数时,如果既不知道调用者会传入的参数个数,也不知道调用者会不会指定参数名,那么同时使用可变参数和关键字参数。关键字参数会将传入的带参数名的参数组装成一个字典,参数名就是字典中键值对的键,而参数值就是字典中键值对的值 重点提醒:关键字参数一定要在位置参数的后面。 代码例子如下: # *args--->可变参数--->可以接收零个或任意多个位置参数--->

2021-08-04 20:24:45 100

原创 学习Python第三周的第一天

学习Python第三周的第一天 定义函数 ​ Python中的函数的自变量称为函数的参数,而因变量称为函数的返回值。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def关键字来定义函数,命名规则跟变量的命名规则是一致的。在函数名后面的圆括号中可以放置传递给函数的参数,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函数的自变量,而函数执行完成后我们会通过return关键字来返回函数的执行结果,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函数的因变量。一个函数要执行的代码块(要做的事情)也是通过缩进的方式来表示的,跟之前分支和循环结构的代码块是一样的。 全局变量(没有写在任何函数里面

2021-08-02 19:24:26 87 2

原创 Python学习第二周总结

Python学习第二周总结 ​ 第二周主要学了python中几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分别是列表、元组、字符串、集合、字典重点就是怎么创建和使用这些数据结构,操作方法更是一定要掌握的。 一、列表 1.1 定义 ​ 列表是由一系元素按特定顺序构成的数据序列,这样就意味着定义一个列表类型的变量,可以保存多个数据,而且允许有重复的数据 1.2列表的创建 字面量语法 list1 = ['apple', 'orange', 'pear'] print(list1) 构造器语法 list2 = list(rang

2021-07-31 10:23:59 307 2

原创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五天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五天 常用数据结构之字典 Python程序中的字典跟现实生活中的字典很像,它以键值对(键和值的组合)的方式把数据组织到一起,我们可以通过键找到与之对应的值并进行操作。就像《新华字典》中,每个字(键)都有与它对应的解释(值)一样,每个字和它的解释合在一起就是字典中的一个条目,而字典中通常包含了很多个这样的条目。 1、字典的创建 在Python中创建字典可以使用{}字面量语法,这一点跟上一节课讲的集合是一样的。但是字典的{}中的元素是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在的,每个元素由:分隔的两个值构成,

2021-07-30 19:34:30 150 1

原创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四天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四天 1、补充昨天未完的字符串内容 格式化字符串 在Python中,字符串类型可以通过center、ljust、rjust方法做居中、左对齐和右对齐的处理。 a = 'hello, world' print(a.center(80, '=')) # 居中 print(a.rjust(80, '=')) # 右对齐 print(a.ljust(80, '=')) # 左对齐 # 零填充(左边补上0) b = '123' p

2021-07-29 19:19:37 125

原创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三天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三天 字符串 所谓字符串,就是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 在Python程序中,如果我们把单个或多个字符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包围起来,就可以表示一个字符串。字符串中的字符可以是特殊符号、英文字母、中文字符、日文的平假名或片假名、希腊字母、Emoji字符等。 转义字符和原始字符串 可以在字符串中使用\(反斜杠)来表示转义,也就是说\后面的字符不再是它原来的意义,例如:\n不是代表反斜杠和字符n,而是表示换行;\t也不是代表反斜杠和字符t,而是表示制表符。所以如果字符串本身又包含了'

2021-07-28 19:08:37 75

原创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二天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二天 常用数据结构之元组 元组和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容器型数据类型。元组和列表的不同之处在于,元组是不可变类型,这就意味着元组类型的变量一旦定义,其中的元素不能再添加或删除,而且元素的值也不能进行修改。定义元组通常使用()字面量语法。元组类型支持的运算符跟列表是一样。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元组的定义和运算。 fruits1 = ('apple', 'banana', 'grape',) print(type(fruits1)) 一个元组中如果有两个元素,我们就称之为二元组;一个元组中如果

2021-07-27 20:20:16 84 1

原创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一天

学习Python第二周的第一天 1、列表的生成式(推导式)———> import random nums = [random.randrange(1, 100)for _ in range(10)] print(nums) 2、列表的切片操作 [:] 表示从头到尾全部取完 [::n] 表示从头到尾,间隔为n依次取完 [m:n] 表示从m到n,但是取不到n [::-1] 表示从尾到头倒着依次取完 import random num

2021-07-26 20:19:32 182 4

原创 Python学习第一周总结

Python学习第一周总结 ​ 经过一周的学习后,对这一周学习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一下总结,第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Python语言元素之变量。 一、变量和类型 1.1 变量 变量是数据的载体 变量的值可以被读取和修改 1.2 变量命名 字母,数字,下划线。不能使用特殊字符,数字不能开头 变量名是区分大小写的(x和X是两个不一样的变量名) 不能用python中的关键字和保留字(python中已经有含义的) 见名知意(看到变量的名字,就能知道它代表了什么意思) 变量的命名使用全小写,多个单词

2021-07-25 11:51:03 780 2

原创 学习pyth的第五天

学习pyth的第五天 容器型数据类型(用一个变量可以保存多个数据) ——列表(list) ——元组(tuple) ——集合(set) ——字典(dict) 1、操作 通过[]建立 append :在末尾追加元素 insert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pop :删除最后的元素 """ example02 - 容器型数据类型(用一个变量可以保存多个数据) ——列表(list) ——元组(tuple) ——集合(set) ——字典(dict) Author: 周浪 Dat

2021-07-24 08:54:58 194 2

原创 学习Python的第四天

学习Python的第四天 ​ 今天主要是巩固练习一下之前学的知识,检验是否已经熟练掌握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靠例题来练习。 """ example01 - 输入一个正整数N,将N进行反转 Author: 周浪 Date: 2021/7/22 """ N = int(input('N = ')) y = N total = 0 while N > 0: x = N % 10 total = total * 10 + x N //= 10 print(f'{y}反转后得到的值为{

2021-07-22 19:26:58 153 4

原创 学习Python的第二天

学习Python的第二天 分支结构 应用场景: ​ 迄今为止,我们写的Python代码都是一条一条语句顺序执行,这种代码结构通常称之为顺序结构。而有时候我们的代码会产生两个分支,而且这两个分支只有一个会被执行。这种结构称之为“分支结构”或“选择结构”。 """ example01 - 分支结构(选择结构)的例子 代码中有多条路径,但是只有其中一条会被执行 Author:周浪 Date: 2021/7/21 """ import getpass username = input('用户名: ') pas

2021-07-21 22:39:35 238 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