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调度算法

本文介绍了操作系统中的五种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短进程优先(SPF)、响应比高者优先(HRRN)、时间片轮转RR(时间片q=1)和高优先权调度算法。详细阐述了每种算法的思想、执行顺序和计算原则,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计算响应比和执行顺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1.先来先服务(FCFS)

2.短进程优先(SPF)

3.响应比高者优先(HRRN)

4.时间片轮转RR(时间片q=1)

5.高优先权调度算法


1.完成时间=开始时间+服务时间(CPU执行时间)

2.周转时间=完成时间-到达时间

3.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服务时间

1.先来先服务(FCFS)

算法思想:调度程序每次总是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或作业进入后备/收容队列)的先后顺序,选择最先进入该队列的进程/作业,把处理机分配给它,使之投入运行。

进程名 到达时间 服务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A 0 3 3 3 1
B 2 6 9 7 7/6
C 4 4 13 9 9/4
D 6 5 18 12 12/5
E 8 2 20 12 6

执行顺序:A\rightarrowB\rightarrowC\rightarrowD\rightarrowE

(1)、假定系统有五个进程,每一个进程用一个进程控制块PCB来代表。进程控制块的格式 (2)、每次运行你所设计的处理器调度程序之前,为每个进程任意确定它的“要求运行时间”。 把五个进程按顺序排成循环队列,用指针指出队列连接情况。另用一标志单元记录轮到运行的进程。 (3)、处理器调度总是选择标志单元指示的进程运行。由于本实验是模拟处理器调度的功能,所以,对被选中的进程并不实际启动运行 (4)、进程运行一次后,应把该进程的进程控制块中的指针值送到标志单元,以指示下一个轮到运行的进程。同时,应判断该进程的要求运行时间与已运行时间,若该进程要求运行时间≠已运行时间,则表示它尚未执行结束,应待到下一轮时再运行。若该进程的要求运行时间=已运行时间,则表示它已经执行结束,应把它的状态修改为“结束”(E)且退出队列。此时,应把该进程的进程控制块中的指针值送到前面一个进程的指针位置。 (5)、若“就绪”状态的进程队列不为空,则重复上面(4)和(5)的步骤,直到所有进程都成为“结束”状态。 (6)、在所设计的称序中应有显示或打印语句,能显示或打印每次被选中进程的进程名以及运行一次后进称对列的变化。 (7)、为五个进程任意确定一组“要求运行时间”,启动所设计的处理器调度程序,显示或打印逐次被选中进程的进程名以及进程控制块的动态变化过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