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大学已经过去快两年了。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收获了很多,交到了很多朋友。我的专业资质不是很好,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但我很努力学习。以前觉得计算机这门课很简单,可当我开始学的时候并不容易。华为老师的《大数据实时处理》也是收获颇多。
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我很有感触,就是跟上学期孙老师的可差不多,在私有云上进行操作。说个好笑的吧,孙老师那门课有点儿难,我学的很辛苦,然后就感觉华老师这门课也很难。开始几天就没怎么听课,就开始摆烂了。就这样过去了一两个周吧,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期末肯定要挂科。所幸的是,还好华老师有讲稿,所以上华老师课时,我都在下面自己按着老师的讲稿从私有云上搭建集群到Scala的安装配置,课余时间我也没放过。不知不觉中我跟上了老师的进度。我的心情好了很多,这是我凭借自己,当然还有老师讲稿。大数据,其影响除了经济方面的,它同时也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开启循“数”管理的模式,也是我们当下“大社会”的集中体现,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大数据”的影响,增加了对信息管理专家的需求。事实上,大数据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信息通信产业,而是正在“吞噬”和重构很多传统行业,广泛运用数据分析手段管理和优化运营的公司其实质都是一个数据公司。麦当劳、肯德基以及苹果公司等旗舰专卖店的位置都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精准选址。而在零售业中,数据分析的技术与手段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企业如沃尔玛通过数据挖掘重塑并优化供应链,新崛起的电商如卓越亚马逊、淘宝等则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掌握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在个人隐私的方面,大量数据经常含有一些详细的潜在的能够展示有关我们的信息,逐渐引起了我们对个人隐私的担忧。
近几十年,我们总是在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思维。在新思维面前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破和立,要改变自己的传统,跟上时代的脚步。即使脑子还跟不上,嘴巴上也必须跟上,否则可能会被扣上思想僵化甚至阻碍世界发展的大帽子。既然大数据是“通往未来的必然改变”,那我就必须“不受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特定领域里隐含的固有偏见”。大数据并不是一个充斥着算法和机器的冰冷世界,人类的作用依然无法被完全替代。大数据为我们提供的不是最终答案,只是参考答案,帮助是暂时的,而更好的方法和答案还在不久的未来。大数据终将会影响到我们,也像其他技术一样会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动心,滥用,害怕。如同核技术一样,用的话,造福地球,滥用,给个金刚石地球你,照样爆。我相信,未来的大数据的发展会如作者所说的,是一场生活、工作与思维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