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原理中浅探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主要由3个因素驱动:生产力+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这三个因素均是由交易形成的;而交易是一种由人性驱动的行为。交易就是买方使用货币和信用(债务)去购买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现象。

信贷与货币不同,货币是一种结算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提到的钱都是指的信贷(或者说是大多数人理解中的钱)。信贷既是资产(对于放款人)也是负债(对于借款人)。放款人通常想把他们的钱变得更多,借款人通常是想买一些他们买不起的东西。借款人承诺偿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当利率升高,借钱成本变高,借钱变少;当利率降低,借钱成本变低,借钱也会增多。信贷的重要性在于,当借款人收到借款时,他将有能力增加支出,而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因为社会整体支出也可以理解为整体的收入,你支出的越多,对应的人就赚的越多。当一个人收入增加时,会有更多的放款人愿意借给他钱,因为现在他更有能力及时还款。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具有偿还能力(收入)和抵押品(资产)这两个条件。so,收入增加导致借贷能力增加,借贷增加导致支出能力增加;整体支出也可以理解为整体的收入,又导致更多的借款能被借出;自此信贷拉动消费,消费也会拉动信贷。这样的不断自我强化会拉动经济增长。除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也是经济周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没有信贷的情况下,提高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手段,增加支出的手段只有增加收入,这就要求生产效率更高,做更多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每当有人生产力提高时,经济就会得到增长。

而借贷可以看做是拉动支出的另一种手段。借贷相当于在向未来的自己借钱(财富在时间维度上调剂)。在当前你由于借贷花了比收入更多的钱,在未来你就只能支出比收入更少的钱。这就形成了一个周期。基本上,任何时候借钱都会造成周期的形成。这种周期造成了未来将发生一系列可预测的事件。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进步最重要;短期来看,信贷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短期债务周期在大概5到8年,长期债务周期在大概75到100年左右。

当人们的支出增加后,物价也会逐渐增加(当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大于商品生产的增长速度时,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发生时,银行会提高利率,减少借钱的吸引力,减少借贷,且现有债务的成本也会提升;随着人们的借贷减少、支出减少,获取这份支出的人的收入也会减少,收入和支出的减少也会导致物价的下跌,从而实现了去通胀。在去通胀的阶段,开始经济衰退,当物价不再过高的时候,银行会再次下调利率,经济开始回暖。在这个周期中,当信贷容易获得时,经济就会扩张;信贷不容易获得时,经济就会衰退。这一周期(短期债务周期)通常由中央银行控制。在每一个短期债务周期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处总是会比上一个周期更快,且会积累更多的债务(这是由于人性更倾向于借贷和消费而不是偿还债务,这导致了长期债务周期的出现)。由于人们的短视,即便债务很多,人们还是倾向于相信社会的繁荣,并且即便债务很多,银行还是很愿意贷款出去(相信现在经济很好、收入增长快、资产价值增长快),再这样的情况下,经济泡沫产生。在这个阶段,即便债务增长的很快,但是收入的增长率可以与债务的增长率持平甚至高于它。与此同时,资产的价格也在不断增长,人们借出巨额借贷去购买资产。这又导致资产的价格进一步增长。所以即便有很高的负债,高收入和高价格的资产却使得大家具有很优质的信用(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借贷)。但是,随着债务偿还额的不断增大,债务偿还的增长速度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导致这个人的支出减少,更进一步的导致其他人的收入减少。收入的减少导致信用度的降低,进而导致借到信贷的减少,而偿还额的升高,又会导致支出的进一步减少,从而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时,我们走到了长期债务循环的顶峰(泡沫即将破灭)。这时我们开始去杠杆化。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人们要削减开支、收入下降、信贷消失、资产价格下跌、银行遭到挤兑、股市崩盘、社会矛盾加剧。随着收入的减少、债务偿还的增加,而信贷也枯竭了,人们不得不卖出资产,资产着急被变卖,导致资产价格(股票和房地产)的下跌(应该说是暴跌)。抵押品(资产)价格的下跌使得人们的信用更低了(收入的下降导致了信用的第一次降低),更难获得信贷来偿还债务。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经济迅速衰退,且在这个过程中,降低利率也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利率已经极低了,甚至接近或者到达0%)。在这个过程中贷款人停止贷款,借款人停止还款。

在去杠杆化的阶段,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债务过多,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减少债务。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开支、通过违约和重组减少债务、从富人向穷人转移财富(税收等)和印钱这4个手段结合来做。在这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个人、企业、银行甚至政府都会减少开支、勒紧裤腰带准备偿还债务。大家期望的是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来减少债务,但是整体支出的减少也会导致整体收入的减少,整体收入的减少导致收入下降速度快于债务偿还速度,债务负担反而会变得越来越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减少成本也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与失业率的上升。

同时,借款人的负债是贷款人的资产。许多人发现自己无力偿还贷款,并且当他们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时,更多在银行存钱的人就会怀疑银行对于他们的偿还能力,大家就会去银行挤兑。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个人、企业、银行都拖欠了大量的债务无法偿还,严重时这种经济紧缩就造成了经济大萧条。由于这个阶段大量的人无力偿还,出现了违约现象,贷款人的资产(也就是违约的借款人的负债)就变得不值钱了(甚至消失了)。很多贷款人不希望自己的资产直接消失掉,所以他们会选择债务重组(能收回一点是一点,总比啥也没有强)。债务重组会使得贷款者获得的偿还金额更少或者延长偿还的时间或者降低负债的利息。虽然债务重组可以实现减少负债的目的,但是债务重组也会导致收入和资产价值消失的更快,所以整体负债情况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上述的两个举措,都会导致居民收入减少和就业率的下降,进而使得政府的税收减少。同时,失业人口的增加也会增加政府对于失业人口的财政支持。在企业端,政府还需要制定刺激计划,增加支出来减少经济的下降。政府的预算赤字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趋于崩溃。为了弥补赤字,政府需要提高税收或者继续发国债。由于失业者众多,很多人都没有钱,社会的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上,国家就自然会提高对富人的税收,从而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过程中,穷人和富人之间可能会出现敌对仇视情绪,发展的严重了会导致社会矛盾,甚至导致革命的出现(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会加剧(尤其是债务国和债权国))。前面提到的三种手段(减少个人、企业、政府支出,违约或债务重组,财富的再分配)都是紧缩性的手段,而在信贷消失,人们觉得自己没钱的时候,印钱可以缓解市场上缺钱的问题。因为利率已经降为0了,所以这是只能被迫印钱了。这个印钱的过程,不同于前面的三种措施,印钱是具有通胀性的。央行在印钱后,会使用新印的钱去购买金融资产(这时只会帮助有金融资产的人)和国债(把钱交给政府,进而让政府购买商品与服务,从而使钱流到居民手中)(相当于借钱给政府,从而使得政府可以出现赤字,增加支出)。这个过程中,虽然政府的负债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居民的收入上升了,社会整体的总负债可能会下降。在去杠杆周期,政府需要不断平衡这四种方式,尤其要让前三种通货紧缩的方式和印钱这种通货膨胀的方式(如果只是抵消信贷的下降就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尽可能平衡。如果平衡的足够好的话,去杠杆周期就可以平安圆满的度过(如果是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的话另说)。在一个完美的去杠杆周期内,债务需要相对于收入下降(更重要的是必须让收入的增长率高于累计债务的利率),使得实际的经济增长为正。

对于经济而言,支出是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心中的钱实际是信贷,所以信贷的支出和货币的支出其实具有相同的效果。而央行通过印钱,实际上是通过货币的增加来弥补信贷的减少。如果处理得当的话,经济就会再次进入收入增长,信贷增长,支出增长,收入增长的正循环。去杠杆周期大概会花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使得债务负担下降,使得经济活动恢复正常,所以这个周期经常被称为“消失的十年”(虽然这一代人,尤其是这一阶段毕业的大学生,可能会受到30年左右的影响)。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